如何讓響尾蛇「放鬆警戒」?科學家重大發現意外好懂
南太平洋響尾蛇是美國加州南部與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常見的毒蛇。(圖/Shutterstock)
焦躁緊張之際若有好友相伴,往往可有效減輕壓力,心理學家把這種效應稱爲「社會緩衝」(social buffering)。美國學者最近發現,令許多人聞之色變的響尾蛇,在感受威脅的情況下察覺附近有同伴時會很快恢復平靜。這是學界首度明文記錄爬蟲類動物也有「社會緩衝」現象並加以研究,頗受矚目。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新聞週刊》報導,這是由加州洛馬林達大學(Loma Linda University)研究人員獲得的重要成果,週四(6日)發表於《動物行爲學邊界》(Frontiers in Ethology)期刊。
洛馬林達大學地球與生物科學教授海伊斯(William Hayes)之前發現,把2只響尾蛇關在同一個桶子裡,牠們尾巴作響時間似乎減少甚至完全不響,因此動念研究。團隊從野外抓了25條南太平洋響尾蛇(Crotalus helleri)進行測試。這種毒蛇常見於美國南加州、墨西哥北部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體長介於60公分至140公分,蛇尾有角質堅硬組織,受威脅時蛇尾會震動作響以嚇退獵食者。尾部發出的沙沙聲響其實是響尾蛇承受壓力的跡象。
研究人員把蛇放入暗不見光的桶子封好,敲擊桶壁模擬壓力環境,爲時20分鐘,觀察蛇在3種情況下的壓力錶現:獨處、與另一隻同性別的蛇共處、與非生物(一條繩子)共處。研究人員觀察蛇的心率要多久纔會降回正常值,並記錄蛇尾作響時間長短。結果顯示,比起落單、與繩子作伴,響尾蛇有同伴時心率增加速度緩慢,而且很快就恢復正常。
研究人員馬丁(Chelsea Martin)說,兩隻緊張兮兮的蛇作伴時,雙方會緩解彼此的壓力,這與人類承受壓力狀態時因「友軍」在場而減壓的情形很像,「學界此前沒有任何報告指出爬蟲類會有如此讓壓力下降的反應」。除了人類,以往只在齧齒類、鳥類、人類以外的靈長類發現這種情形。
馬丁說,這爲蛇的社會行爲模式研究提供重要見解,其他種類的蛇甚至蜥蜴、鱷魚等爬蟲類可能也有類似行爲。這項研究也許還能幫響尾蛇改善一下形象:「大衆常常把牠們視爲邪惡生物,我們的研究或可幫助世人改變觀點。」
前不久纔有研究發現,響尾蛇選擇同伴時會優先考慮手足而非「素昧平生的同類」。洛馬林達大學的最新發現再度顯示蛇的「社交生活」複雜得多。由於實驗對象是野外生長的響尾蛇,這代表「社交緩衝」是野生響尾蛇的自然反應;此外,無論響尾蛇的原生族羣是集體冬眠或獨自冬眠、無論性別、無論棲地在低地或山區,上述壓力反應都相同。
研究人員說,兩隻蛇有無身體接觸、彼此是否素昧平生等條件會否讓社會緩衝作用產生差異,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