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人撤臺前 寶島已飽受通貨膨脹摧殘
傳記文學746期《一九四九年 驚濤駭浪的新臺幣》
貨幣,歷史的見證、時代的縮影;每一枚貨幣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含量」,平實見證着時代的變遷,就如同一頁頁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直接述說着歲月的滄桑,「新臺幣」亦是如此。
被日本努力打造成南進跳板、海運中繼站的臺灣,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受盟軍無間斷轟炸近一年,全島已滿目瘡痍。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前夕,物價飛漲,臺灣的通貨膨脹已相當嚴重,當時一般人對「臺灣光復」,多抱以正面態度迎接。
戰後,日本在還握有臺灣行政權的過渡時期,除了持續現地加速加印已不敷使用的無號碼「臺灣印刷券」外,分別於一九四五年九月十日及九月十五日,用飛行艇至少兩次,運送總金額約六億三千萬元的鈔票到臺灣。據統計,日本殖民統治期使用的「臺灣銀行券」,在戰爭結束時,發行總額爲十四億三千三百一十九萬元,表示戰後僅這兩次空運來臺的紙幣,就佔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所發行總額的百分之四十四,數量之大、令人咋舌!
時任臺灣總督府主計課長,後做過日本參議院議員、厚生大臣的日本近代政治家鹽見俊二,在其著作《秘錄:終戰直後的臺灣:私的終戰日記》中,詳述飛行艇於九月十日,從橫濱磯子起飛、降落淡水河上,因飛行艇上滿載紙幣,押運中自己沒有空位坐,長達十小時的飛行,只得坐臥在重達兩公噸的鈔票上。空運來臺的鈔票中,包括戰後大量已在日本發行的大面額「武尊千圓券」。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正式接收臺灣,本來計劃由中央銀行在臺開設分行,發行「中央銀行臺灣流通券」,作爲過渡時期貨幣,此計劃後來作罷,雖決定停止印製「臺灣銀行券」,但仍允許繼續流通。此時,「臺灣銀行券」發行總額已高達二十八億九千七百八十七萬日元,也就是說日本在還握有臺灣行政權,短短兩個半月的過渡空檔期間,任其發行量爆增了十四億六千四百六十八萬日元,其中很大部分就是如前所述,由日本直接空運來臺的紙幣。據臺灣大學許介鱗教授,在《臺獨脈絡記》一書中,指出這筆運來的鉅額鈔票,主要目的是發給日籍軍警、公務員,「搜刮臺灣的米糧」後運回日本,因爲戰後日本嚴重缺糧。
濫印濫發的「臺灣銀行券」仍持續流通於臺灣,直到一九四六年五月二十日,由「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改組,併合並臺灣儲蓄銀行、日本三和銀行在臺支店,組成新的「臺灣銀行」,五月二十二日發行「臺幣兌換券」,一般稱「舊臺幣」;於同年九月一日起至十一月三十日,等價一比一回收「臺灣銀行券」,三個月共收兌高達三十四億四千三百七十餘萬元,另外尚有四億六千七百六十餘萬元,存放在公家機關、社團等處,未完成收兌。
將「舊臺幣」與當時在中國大陸「法幣」流通的地區隔離,就是爲避開通膨的特別嘗試。然事與願違,此時全臺仍通貨膨脹、失業問題嚴重,糧食、民生物資極度匱乏;數月後,幾乎與上海等內地城市發生的「黃金風潮」同時,於一九四七年二月底在臺北爆發了不幸的「二二八事件」。此事件背後除了上述的經濟因素外,還有軍紀敗壞、官員貪污、省籍歧視、語言衝突等諸多原因;然近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日本於交接臺灣前,放棄糧食配給管制,在無儲備金下,蓄意大量發行鈔票,用來搜刮米糧、民生物資等,在經濟層面上,對二二八事件需負相當責任。(四之一;全文請見《傳記文學》2024年七月7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