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加入AUKUS 沒那麼簡單
(圖/社羣媒體X)
日本岸田首相受邀訪問美國達成70多項共識,拜登總統宣稱現在美日同盟是二戰後最大的升級,岸田也表示美日同盟將捍衛美、日、印太與全世界的未來。美日關係大升級代表什麼意義?有媒體分析美國正試圖打造亞太版「北約」以遏制中國,可能實現嗎?
美日同盟升級的具體事項是日本加入AUKUS的第二支柱,這是所謂第一支柱核潛艦之外的軍事技術合作。
AUKUS主旨是嚇阻中國大陸的安全協議,由美國、英國和澳洲三國組成。若日本加入,韓國也跟進,AUKUS的確可能成爲針對中國的軍事聯盟。但參加第二支柱的技術合作與加入組織是兩回事。媒體傳出AUKUS無意擴員,到底是美、英、澳不要日、韓加入圍堵中國,還是日、韓不願加入?難說。亞太版「北約」沒有那麼簡單,必須從深層理論脈絡才能理解。
雖然媒體以「亞太版北約」形容日、韓加入AUKUS,但北約和現在美國期望組織的亞太抗中聯盟,理論與實務都不相同。
實務上,北約是美國領導盟邦對抗蘇聯,美軍準備在第一線作戰;AUKUS則是美國支持地區大國制衡中國,由日、韓、澳洲軍隊站在第一線,美、英提供軍事技術支持,有必要再出動軍隊。如此,日、韓願意嗎?
「離岸制衡」理論的前提是地區國家要感受到追逐霸權國的威脅。「威脅」很重要,是地區國家願意挺身對抗的關鍵,否則爲美國利益而戰,將缺乏可操作性。但中國除了與日本有釣魚臺島主權爭議,對日、韓並無領土野心,日、韓如何感受中國威脅?
韓國在野黨黨魁李在明就曾指出,中國與臺灣問題跟他們有何關係?雖遭執政黨批評屈從中國,但執政黨選舉大敗,顯示一面倒親美未必是韓國主流民意。
雖然岸田表示美日同盟將捍衛美、日的未來,但如果臺海發生戰役,日本是否願意動用自衛隊,在第一島鏈對戰解放軍?是個大問號。從法律觀點,日本憲法放棄交戰權,如果真要如美國期望,至少也要修改「和平憲法」,並將自衛隊升格爲國防軍,但美國願意嗎?
從日本角度,現在是日本的「戰略機遇期」。美國需要日本,對日本限制大幅放鬆。日本企業迴流、半導體發展鬆綁、通貨緊縮消失、股市大漲,軍事力量也開始擴張。拜登宣稱現在的美日同盟是二戰後最大升級,聽在日本菁英耳中,感觸截然不同。岸田竭力配合美國,可以理解。
但從現實利益觀點,大國競爭一向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羣雄競起的時候最好是當漁翁,避免當鷸蚌。
美國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雙方陣營打了幾年後才參戰,因而能以「生力軍」姿態打贏戰爭。而戰前實力雄厚的歐洲大國則因此衰敗。日本是大國,有當漁翁的實力,最好的期望是美、中開戰,兩敗俱傷,日本趁機崛起。但對現有霸權來說,排名第二的大國是挑戰者,第三、第四的大國則是潛在挑戰者。所以美國最好的期望中、日先開打,然而再收割。
美國需要日本牽制或對抗中國,有意提升日本實力,但對日本猜忌仍在,因此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案就被拜登總統否決。日本也知道美國猜忌,但要成爲正常國家就要配合美國操作。然而共同發展軍事科技或聯合軍演是一回事,替美國打代理人戰爭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日本軍事力量再度強大,會願意把軍隊交給美軍指揮?或許看一下曾風靡日本的漫畫《沉默的艦隊》會有另一番體認。這部30年前漫畫的真人版電影,去年上映。(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