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從可樂到股息 4案例解析心理帳戶如何影響荷包
▲4案例解析「心理帳戶」(圖/不管啦!給我錢)
記者林夏竹/綜合報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想法:明明是同樣金額的支出,卻因爲錢的來源或用途不同,在心理上的價值判斷也大不相同。這種現象背後,其實隱藏着一個影響我們經濟決策的重要因素,也就是「心理帳戶」。Podcast節目《不管啦!給我錢》在最新一期節目中就有深入探討了這個話題,透過幾個生動的例子,帶領大家一同破解心理帳戶的迷思,重新思考如何做出更理性的理財決策。
主持人強尼提到,「心理帳戶」這個概念最初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提出的。他認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帳戶系統,我們會根據這些無形的帳戶來進行各種經濟決策。這些決策有些看似理性,有些則顯得不那麼合理,而這正是因爲我們會依照金錢的來源或使用方式的不同,來判斷某些支出是否值得。
「心理帳戶」影響我們消費決策的日常體現節目中主持人也舉了幾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闡釋了心理帳戶如何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爲:
1. 偶像見面會門票:你買一張5,888元的VIP見面會門票,但當天到了會場才發現票券遺失了,這時你會願意再花5,888元買一張票嗎?許多人可能會覺得太貴而放棄;現在換個情境,VIP見面會門票只能現場購買,當天你到了現場時才發現,自己的皮夾連同原本要買票的5,888元現金一起遺失了,這時你是否會購票?儘管兩種情況下損失的金額相同,但大多數人在第二種情況下更願意重新購票。
2. 同樣可樂的雙重標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知道平常一瓶可樂在超商賣35元;但假如放假出國前往東京迪士尼時,卻樂意接受50元甚至更高的價格來購買。在我們的心理帳戶中,便利商店的可樂屬於日常消費,而在特殊場合如旅遊中的消費則被歸類爲「特殊支出」,因此更容易接受較高的價格。
3. 意外折扣的誘惑:承1題,假設辛辛苦苦終於存到5,888元參加偶像見面會,結果到現場發現可以半價入場並退現金2,944元,這時多出來的錢你會怎麼處理?很多人會選擇將這筆「意外之財」用於購買周邊商品或犒賞自己,而不是存起來。這也是心理帳戶作用的結果,我們往往會把意外得到的錢視爲可以自由支配的額外收入,而不是納入原本的預算規劃中。
4. 股息迷思:在投資領域,心理帳戶同樣會影響我們的判斷。許多投資者會將「資本利得」和「配息」視爲不同的心理帳戶,如果過分看重股息收入,將其視爲額外的「獎勵」收益,那就會忽視一個重要的事實:配息實際上會導致股價相應下跌,舉例來說,一支股價100元的股票派發2元股息後,其股價理論上會下跌到98元,但投資者的總資產價值並沒有因爲獲得股息而增加,只是資產形式發生了變化。
破解心理帳戶的迷思要克服心理帳戶帶來的非理性決策,主持人提出了幾點建議:
1. 理性看待所有收入:不論來源如何,所有的錢都應被視爲等值的財富。無論是薪資、獎金、意外之財還是投資收益,都是你財富的一部分,應該被同等對待。
2. 做好帳戶歸類:將收入分配到不同用途的實際帳戶中,如投資、生活、緊急預備金等。例如可以採用「333法則」,即每月薪資入帳時,就分配1/3用於儲蓄投資、1/3用於生活消費、1/3作爲緊急預備金。這樣可以提前訂好了每個帳戶花費的上限,避免過度消費。
3. 迴歸投資本質:在投資決策中,要記住無論是資本利得還是股息,都同樣是投資回報的一部分。投資項目不管有沒有配息,你的總資產價值都不會因此改變。重要的是關注總回報,而不是過分追求某一特定形式的回報。
主持人海晴認爲,認識到心理帳戶的存在及其影響是邁向更理性理財的第一步。雖然完全擺脫心理帳戶的影響並非易事,但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大家可以逐步建立起更健康、更理性的理財心態。強尼也補充說:「重要的是要記住,錢就是錢。不管它來自哪裡,都是你辛苦賺來的,都應該被謹慎對待。當我們能夠突破心理帳戶的限制,就能做出更有利於長期財務健康的決策。」最後,兩位主持人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自己的消費習慣和投資決策,看看是否受到了心理帳戶的影響。通過不斷反思和調整,每個人都能夠逐步建立起更加理性和有效的個人理財系統。
想了解更多的財經大小事與投資小秘訣,每週四請準時鎖定《不管啦!給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