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爆發前夕,廠商都在忙着找場景趕交付
“技術並不是唯一的產品的驅動項目,需求才是。所以我們對人形機器人的理解可以總結成八個字:響應場景,響應客戶。”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頭部人形機器人企業傅利葉這樣形容自己現階段的目標。
成立於2015年的傅利葉做醫療康復機器人起家,也是最早成功量產通用人形機器人的企業之一。2023年,傅利葉發佈了首款通用人形機器人GR-1,迄今已交付超過100臺。
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一個參考是,全行業人形機器人也僅量產交付不超過1000臺。據晚點LatePost報道,特斯拉旗下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目前產量在數百臺級別。
人形機器人量產的確存在挑戰。馬斯克曾承諾2024年內會讓Optimus在特斯拉工廠中工作,2025年之前即可向其他公司交付。但在今年7月,他更改了口徑,2025年纔會有少量的人形機器人進廠,大批量交付則要等到2026年。
量產交付的困難在於,對於人形機器人這樣既新又複雜的物種,全球還沒有一條成熟的供應鏈。許多人形機器人行業人士都向界面新聞表達過類似的觀點,製造人形機器人是從0到1的過程,想要量產交付很大概率需要自建產線,大量的零部件需要與供應鏈共同打磨,因爲市面上找不到任何標準件。
這也讓人形機器人走入了某種困境:難以量產,也就難以進入真實場景中進行訓練,而如果缺乏真實場景的訓練數據,也就難以讓人形機器人的認知能力獲得突破式的提升,難以適應真實世界的任務。換言之,它可能很難落地應用,也就無法收穫訂單。
爲什麼真實場景如此重要?它是人形機器人實現iPhone時刻的前提。顧捷認爲,人形機器人在真正突破iPhone時刻之前,還有三個方面要不斷迭代:優越的具身智能本體,更具靈活性和運動性能;物理世界中的真實數據;有了數據,才能進行高算力的大規模訓練,從而逐步實現泛化的能力。
但由於量產交付量較少,現有用於人形機器人訓練的數據,有接近80%都來自於仿真環境。仿真環境收集數據固然是一種省力的辦法,但由於人形機器人的重點在於「人」而非「機器」,它最終的目的是代替人去執行人類工作,如果要讓操作準確度達到 100%,還是需要真實場景的訓練。
正因如此,小批量量產交付成爲現階段許多人形機器人公司最重要的課題。顧捷認爲,量產交付100臺,讓一款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到客戶端,是它成爲一款商品的必經過程。這也是爲什麼,儘管人形機器人還無法在工廠中擔任任何職務,但許多廠商都迫切地希望它能夠快速進廠實訓。
由於交付進度較快,傅利葉GR-1也是少有的、在真實場景中得到訓練的人形機器人之一。此前發佈的傅利葉GR-1共有四類客戶羣體和應用場景,除了最廣泛的科研場景之外,也在工廠參加實訓、還用於迎賓接待以及替代人類不宜操作的高危場景。
在收取客戶反饋和不停迭代之後,傅利葉在近日發佈了身高175cm、體重63kg、全身共有53個自由度,單臂運動負載達3kg的通用人形機器人GR-2。它擁有更開放的開發框架,能夠支持機器人研究學者、工業自動化工程師和AI軟件開發者定製更豐富的應用程序,完善其功能。
這當然還沒有接近人形機器人最理想的形態,但這是所有人形機器人公司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收集真實的場景反饋,讓機器人擁有更接近於人、更適應真實世界的反應能力與操作水平。
“通用人形機器人的GPT時刻還很難說,它還沒有達到大模型那樣的成熟期,但是我們已經看到了曙光。它不是10年到20年的事情,而是3年到5年的事情。”顧捷預計,明年人形機器人行業量產交付的規模將會達到1000臺,那將是下一個值得行業期待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