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切實引導“三新”經濟實現更大效益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經覈算,2020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爲169254億元,比上年增長4.5%,相當於GDP的比重爲17.08%,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三新”經濟,是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核心內容的經濟活動的集合。它集成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新興技術,順應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產品服務需求,併爲實現更高價值而創造出更加高效、獨特的商業運行模式。簡而言之,“三新”經濟的壯大,意味着發展動能不斷匯聚,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我國“三新”經濟取得這樣的成績再次彰顯了強大的制度優勢。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衰退,中國經濟頂住衝擊集中力量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我們不但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還實現了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逆勢上漲。經過風雨洗禮後,中國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筋骨更加強健,後勁更加充足。

站在當下,應當看到我國“三新”經濟的增長十分強勁,創新發展正爲經濟增長引擎提供越來越多新動能。今年1―5月,平臺經濟、網上零售、在線教育持續活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長15.6%,明顯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一大批製造業企業轉產轉型,通過智能化改造適應經濟社會需求變化,迅速提供公衆急需的多種物資和產品;一些農業企業也在這期間搭上新基建、新技術的快車,爲鄉村振興注入新生力量。“三新”經濟逆勢崛起,佔我國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讓我們看到了其有可能成爲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來,繼續壯大“三新”經濟,發展空間仍然很大。從內部看,2020年我國“三新”經濟中,第一產業增加值佔比僅爲4.39%,說明與“三新”經濟的結合還有待加強;從外部比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發達國家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已達51.3%,高於發展中國家24.5個百分點,發達國家產業數字化佔數字經濟比重達到86.3%。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延續“三新”經濟的良好上升勢頭,不但意味着經濟增量將不斷涌現,對傳統產業也將帶來明顯提升,拓展更大市場。利用其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特點,傳統農業、工業和服務業能夠線上線下結合、跨產業、跨領域連接,將具備更強的市場應變能力和抗衝擊能力。一些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老問題也將迎來新解法,比如以網絡直播爲偏遠農村“帶貨”,彌合城鄉發展不平衡;以數字經濟助力碳匯市場,服務綠色發展大局,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可以說,“三新”經濟在我國取得今天的成績,與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和不斷完善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給“三新”經濟再添把力,仍需下好政策功夫:一方面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對於各類誕生不久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在合法合理的基礎上,不妨少一些限制和約束,多一些試點和幫持,爲更多新技術、新創意落地生根培育良好的生長土壤;另一方面,對那些日益成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也要創新方式方法,及時跟進監管,減少可能伴生的問題和危害,引導“三新”經濟服務發展大局,實現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