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崩了!這個亞洲國家,急了

文|凱風

人口“消失”,不再是傳說。

01

人口危機,已經來了。

近日,由於人口減少,韓國宣佈進入“國家人口危機緊急狀態”。

韓國總統直言,“如果不扭轉低生育高齡化趨勢,韓國的人口最終可能會滅絕”。

其實,早在20年前,英國牛津大學人口學家大衛·科爾曼就發出預警,“韓國有可能成爲全球首個消失的國家”。

這種論調,在當時被認爲是危言聳聽,但時間證明了一切。

其實,韓國不是第一個宣佈進入人口危機的國家。

隔壁的日本,早就因人口危機而陷入“失去的30年”,而日本官方更是發出“國難當頭”的預警。

然而,論生育率下滑速度之快、人口降幅之猛、生育形勢之慘烈,韓國比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說日本出生人口在一路緩慢下坡,那麼韓國出生人口,相當於直接墜入懸崖。

據韓國統計廳數據,韓國2023年出生人口23.5萬人,創下歷史新低,生育率已經降到0.65,在經合國家中位列倒數第一。

一個擁有5000多萬人口的國家,每年的出生人口只有20多萬,折算出生率只有4.4‰,在東亞地區墊底。

與之對比,最先遭遇人口危機的日本,經過30多年的下滑,如今出生人口跌破80萬人,但出生率仍有6‰左右的水平。

當然,大哥不說二哥,韓國和日本,在人口減少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韓國人口或將腰斬。

目前,韓國人口已經連續3年下降。根據官方預測,如果趨勢不改變,韓國人口將會在2041年跌破5000萬大關,到2070年減少到3800萬人。

日本人口已經遭遇13連降。

根據日本官方預測,到2056年,日本總人口將從1.24億人跌破1億大關,而2070年左右將減少到8700萬人。

日韓競相奔向“人口懸崖”,唯一的懸念,不過是誰“消失”得更快。

02

不只是韓國日本,整個東亞地區的生育水平,放在全球都是最低的。

研究顯示,目前東亞地區總和生育率只有1.17,遠低於歐洲的1.51,爲全國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不只如此,東亞地區還是全球生育下降最快的區域。

過去60年,東亞生育率從6.53一路斷崖式下降到1.17,近幾年更是呈現加速下滑態勢。

總和生育率,指的是育齡婦女一生中平均生育數量。考慮到夭折因素,總和生育率超過2,才能保持正常的世代更替。

可見,東亞地區遭遇的不是某個地區的人口危機,而是整個區域的人口斷崖。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歐美髮達國家的生育率過低,已經影響了人口的可持續性,但事實可能不是如此。

歐美髮達國家生育率仍然維持在中等水平,近年來更是出現局勢反彈,而藉助移民帶來的增量,整體人口並未滑向下降軌道。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人口達3.35億人,相比前一年增加了160萬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來自國際移民。

拋開移民,美國的生育率也不算低。OECD的數據顯示,美國的總和生育率爲1.7,法國爲1.8,而日本爲1.3,韓國更是隻有0.7。

當然,美國的生育,多數都是新移民貢獻的,尤其是亞非拉地區的貢獻。

受限於文化和地緣因素,亞洲國家不會輕易放開移民,唯一剩下的路子,就是提振生育。

03

東亞地區,爲何都不生娃了?

東亞國家基本都屬於儒家文化圈。儒家文化最大的特點當屬“家”和“孝”,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生育是人生大事,也是國之大事。在傳統社會,生兒育女,不只是出於養老防老的動機,更被賦予傳宗接代、宗族延續的重任。

東亞地區生育率大幅下滑,原因是什麼?

一個經典的解釋是,經濟越發達,受教育水平越高,觀念就越進步,社會保障體系就越發達,養兒防老的必要性就越低。

同時,發達地區生育成本過高,因此父母傾向生育更少的孩子,而在既有的孩子身上付出更多的投入。

這一規律確實存在,放之全球而皆準,但歐美國家的生育形勢遠遠不及東亞地區嚴峻,說明還有別的原因。

學術界提供了文化層面的解釋。

研究表明,儒家文化圈排斥非婚生育的道德嚴肅主義、集中在女方的育兒負擔、重視社會成就的立身揚名文化、制度傳統導致的學歷主義等,限制了生育。

這些因素多數集中在文化層面,其實在經濟社會層面,東亞不同國家和地區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一個字是“卷”。

《朝鮮日報》曾分析稱,就業、房子和教育是韓國年輕人的三大壓力來源,也是讓他們遠離約會、婚姻與生育的“幕後推手”。

在網上,有人總結了典型韓國人的一生:從小開始上補習班,在各類考試中廝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再去爭搶位數不多的工作崗位,等到60多歲仍舊“退而難休”,不得不繼續工作補貼家用。

然而,物極必反,捲到極致,就是卷無可卷,躺平主義、低慾望社會乃至單身社會的誕生,就不難得到理解。

最早遭遇人口危機的日本,正是這些概念的發明地。

與韓國相比,日本還有一重經濟因素:上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之後,日本陷入“失去的30年”,漫長的經濟蕭條和通縮經濟,以及過度內卷導致的逆反,共同帶動低慾望社會的到來。

相比於經濟因素,這或許是更重要的。

04

日本、韓國,正在搶着“消失”。

“人口消失”,只是就危機而言的,它有兩方面的含義。

第一層含義,指的是總體人口的斷崖式下滑乃至腰斬。

人口,往往被視爲綜合國力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既關乎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也關乎民族興衰、國際競爭等方方面面。

當全球人口仍舊保持增長態勢,而日韓人口在全球的比重卻節節敗退,影響顯然是深遠的。

“消失”的第二層含義,指的是勞動力人口,尤其是年輕人佔比的慘烈滑坡。

人口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相比於總量,更重要的是結構。

當年輕人不斷減少而老年人逐漸增多,無論對經濟增長、養老金可負擔程度都會帶來影響,甚至還會波及資產價格。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年輕人口越多,越容易形成資產泡沫,而老年人增多之後,當初的資產泡沫沒有這麼多人來接盤,房價等資產價格就難以維持。

日本之所以陷入“失去的30年”,除了自身經濟泡沫破裂導致的額資產負債表問題外,人口見頂,尤其是少子化的影響不容低估。

事實上,無論日本還是韓國,都耗費多年提振生育,但結果都不如意。要扭轉趨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