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專家王資凱:媒體從業人員要保持開放心態和對新工具的敏感性

12月19日,2024中國報業傳媒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大會在上海舉行。在大會的主題對談環節,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專委會理事長張志安,與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總工程師王資凱共話AI賦能數字新聞業的機遇與挑戰。

12月19日,2024中國報業傳媒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大會在上海舉行。圖爲大會的主題對談環節。澎湃新聞記者 鞠文韜 攝

AI時代,媒體從業者會被替代嗎?

AI技術蓬勃發展之下,媒體從業者會被AI替代嗎?

在王資凱看來,媒體從業人員要想不被AI替代,需要保持開放心態和對新工具的敏感性。“新的工具層出不窮,今天的生成式工具,性能有可能比兩年前的第一代GPT性能強十倍,速度可能強百倍,上下文閱讀能力可能漲成千上萬倍,但應用價格比當時低了十倍。在技術全面提升和躍進的大時代,如何利用好這些工具去服務新聞媒體從選題、採編、數據整理收集,到最後成稿、分發的全流程,可能是每個從業人員未來一段時間內要關注的主題。”

王資凱說,媒體從業人員還需結合時代環境,運用AI技術圍繞國家戰略做佈局。例如新聞產業服務的重要場景之一是中國企業出海,媒體從業人員可以圍繞行業、產品、生產製造服務好中國產品出海,將中國力量、中國供應鏈的優勢體現出來,做好內容分發和推廣,或許也能成爲未來媒體工作的一大亮點。

談及媒體人如何不被AI替代,張志安表示,對媒體人來講,更重要的是呵護自己的1%的靈感。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努力’,後面還有半句話常被大家忽略:‘1%的靈感恰恰是最重要的’。某種程度上看,愛迪生好像預見了今天的AI時代,因爲99%的工作中越來越多的比例會被AI替代,1%的靈感反倒變得格外重要。”張志安說。

“今年以來,復旦在各專業開設了AI大課。昨天我的課程剛結業,我發現一學期下來,學生的感受並不是更悲觀,反而是更自信。他們意識到,有兩個東西不會被AI替代。一是真正到達現場、洞見現場,AI雖然可以收集信息,但不會像人一樣對現場有深刻的洞察。二是基於情感和創意的創造力,這是AI無法取代人的部分。同學們一邊積極應用AI,一邊跟老師探討人不可取代的創造力在AI時代怎麼延續和放大。”張志安以在復旦授課時的觀察舉例說道。

AI賦能傳媒業不僅在內容生產,還有場景應用

AI賦能傳媒行業,除了涉及內容生產,還涉及哪些場景和環節?

張志安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後,在傳媒行業主要有兩個命題。第一,內容生產方面,如何把更多勞動力解放出來,更好地實現效能提升。第二,如何尋找新的應用場景,通過‘人工智能+傳媒’的方式實現變現。”他表示,今天從生產效能的角度,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內容領域帶來更大賦能,對傳媒業來講,根本使命職責是內容生產,要用AI創新更好的應用,做出更好的作品。此外,不僅要關注自身的傳媒業內容生產和效能提升,還要看AI如何影響內容生態以及平臺生態系統。

“AIGC和傳媒的結合一定要做創新應用場景”。張志安強調,媒體在創新內容的基礎上如果不創造應用場景,可能很難實現社會效益基礎上的經濟效益的獲得。除了關注生產之外,還要重視分發和交互,實現AI對不同行業場景的賦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導致互聯網上的內容呈十倍、百倍地產生,打破了過去內容生產和分發的扎克伯格定律。這對媒體人來說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王資凱表示,當媒體行業的諸多生態發生改變,有兩大指標值得從業人員格外關注,一是內容生產效率,即到底有多少用戶能夠接入到內容經濟裡,不斷產生各種各樣的新內容。二是內容傳播速度,即有多少分發渠道,分發渠道里內容之間的互動能產生怎樣的效率提升。

“當前社交平臺上有一些內容加工和搬運團隊,會對專業新聞內容進行洗稿和改寫,再通過各種通道二次分發,這種動作的本質是對傳統媒體流量的劫持,導致高質量內容的閱讀量反而在降低。有沒有可能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建立起更好的分發通道、更好的採編機制,製作更多高質量內容提供給一線讀者?這是媒體從業人員應該主動關注的現象。”王資凱如是說道。

“今天的2024中國報業傳媒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大會特別有價值,它應該成爲里程碑,不僅僅是讓我們聚合在這裡,而是讓我們從這裡再出發,實現創新應用、創造場景和創新力的探索。”張志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