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專業並非多多益善
隨着高考志願填報正在進行,AI相關專業不僅是考生的熱門選擇,也是高校開設專業的熱門方向。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全國498所高校開設了“人工智能”本科專業,209所高校成功備案或申報“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在各類專業中佔比不斷提高。
近年來,國內的重點大學紛紛成立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作爲通識教育課程,在高校已經比較普遍了。
大模型成功掀起人工智能發展浪潮,AI毫無疑問成爲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就業前景廣闊,人才缺口較大。
大學專業作爲人才培養的基礎,高校緊跟市場人才需求與時俱進無可厚非。人工智能專業也在短短几年時間裡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逐漸增多的發展歷程。
但在這個過程中,開設所謂的熱門專業並非多多益善。高校不僅要順應社會人才需求趨勢方向,更要對學生負責,量力而行。
選擇一門專業,決定了一個學生多年的研究方向,以及走向社會的發展方向。
仔細梳理,增設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之中,既有綜合性高校,又有財經、師範、文科等類型高校,甚至還有屬於原先一般的地方二三本院校。
不難看出,某些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更像是白手起家,大幹快上,並不符合學科發展規律。
如果學校盲目追熱點,一窩蜂開設熱門專業,甚至爲了招生“好看”,不顧自身實際情況開設一門專業,實際是對學生不負責任,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不具備相關的學科師資條件和辦學設施,沒有進行科學評估和審慎研判就草率上馬,不僅不能填補人工智能人才缺口,還可能給畢業生帶來就業的困境。
風口隨時變,熱門專業徒有其表,長期被詬病也在於此。因此,越是風口之下,越要對開設一門新專業冷思考,人工智能也不例外。
人工智能專業雖然年輕,但專業度極高。縱觀海內外,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獨角獸,人工智能領域的卓越人才大都來自於世界頂級學府,具備嚴謹紮實的學術背景。
作爲典型的交叉學科,若要培養出相應的人才,必須要有師資保障、專業沉澱支撐、清晰的培養方向。無論是培養研究性人才還是應用型人才,都需要高校有過硬的基本功,學生有真才實學。
高校建設人工智能專業,學生選擇這門專業,都要三思而後行。相關部門要嚴把審覈關,該推進的推進,該喊停的喊停。
學生要基於自己的興趣和職業規劃,對自己負責,對未來負責。不過分迷信熱門專業,不輕易看低冷門學科,堅持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