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詞丨保持邊界感,是最舒服的關係嗎
在現代人眼中,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並非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學會保持邊界感,給兩顆心保持一點距離,爲對方留出一些餘地,纔是成年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但在老一輩的人眼中,這種邊界感少了一份熟絡與親切,會讓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
懂得分寸,成年人的必修課
常言道“一樣米養百樣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現實生活中,令人不適的人際交往場景時有發生,一段健康穩定、舒服愉悅的關係,離不開“邊界感”的適時建立與遵守。懂得分寸、遠近相安,是成年人的情感必修課。
不知你是否有同感,自己被越界會很不自在。比如,因爲單身,被親戚頻繁催婚和介紹對象,又不好意思開口拒絕;享受午間美食的獨處時光,身邊同事卻要求一起聚餐;不喜歡聽八卦,別人偏要跟你分享,莫名陷入半討好半遷就的境地……我們都生活在一張巨大的交際網中,人與人之間,距離產生美,不刻意迎合,才能活出真實的自我。
三毛曾說:“我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這使我少了負擔和承擔。我不多說無謂的閒言,這使我覺得清暢。”成年人有權利設立邊界,但不代表自我孤立,而是彼此尊重,互不干涉,真誠共情,這種關係更爲持久。
我曾有一次好心幫助同事批改小朋友的作文,禮貌性提出了一些建議,自此之後對方經常要求線上幫忙,在一些公共場合,也特意表揚我的文筆和對孩子的循循善誘,給我帶來了無形的社交壓力,原先自然的職場關係受到影響。一個人的善意若沒有底線,會被人當作理所當然。爲了及時消除這份煩惱,出於自身缺乏專業教學經驗的考量,我開始私下拒絕同事的請求,委婉地表達下班屬於個人獨立的時間,有效避免負面情緒的進一步積累,守住了自己的邊界。
學會保持邊界感,行爲有度,纔是成年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
——董紅
人際間需要適當的距離
萬事萬物都有差異,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承認差異,就是正視現實。不說人與人長相不同,更重要的是內在的不同,經歷、閱歷、稟賦、性格、興趣、愛好、習慣不同,對世事的看法也有異,個人的需求、價值取向也不一樣。人與人的不同,是客觀存在。
每個人都是與你不一樣的,一個無“我”的時代已經結束。現代人自我意識增強,講求個性、獨立和自主,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誰都不願意泯滅自我。人羣中,也應遵循這個原則。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的同,坦蕩蕩,裡外一致。小人是臺上握手,臺下使絆,不是真正的同。有的同,是在表面,心裡嘀咕。
通常,一個人可以影響他人,但改變他人太難了,不僅做不到,而且會產生矛盾以至衝突,傷了和氣。保持邊界感和一定的距離,並不意味着冷漠,而是不逾矩,使我們在交往中掌握好必要的分寸,有的深交,有的淺交。理解別人,允許每個人適度地保留自己的脾性、觀點和見解。求同存異,不強加於人,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
此外,人和人是可以互補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距離,讓我們互相觀照,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完善自己。歌德說:“要求旁人都合我們的脾氣,那是很愚蠢的。我從不幹這種蠢事。我把每個人都看作一個獨立的個人,可以讓我去研究和了解他的一切特點,此外我並不向他要求同情共鳴。一個人正是要跟那些和自己生性相反的人打交道,才能激發自己性格中一切不同的方面,使其得到發展完成。”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說:“差異的東西相結合,從不同的因素中產生最美的和諧。”他認爲,一切發展都是對立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比如,音樂的高度組織化,最美的和聲,產生於不同的音調和節奏。
有句成語“親密無間”,實際上做不到。親密一些是可以的,但不可以無間。紀伯倫談論婚姻的時候說:“你們的結合中要有空隙,讓天風在你們倆間翩翩起舞。彼此相愛,但不要製造愛的枷鎖。在你們靈魂的兩岸之間,讓愛成爲涌動的海洋。就像琵琶的弦,雖然在同一首音樂中顫動,然而彼此獨立。”即便是夫妻之間,也要有適當的空間,何況人與人的其他關係呢。
——王雅軍
心有邊界,相處安然
時光悠悠,在歲月的長河中,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始終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在現代與傳統的觀念碰撞下,我們彷彿站在一個十字路口,思索着究竟是該保持一定的距離,不逾界,還是不分彼此,充滿熱情。
秋陽杲杲,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細碎的光芒。我漫步在公園的小徑上,看着來來往往的人羣。有三兩好友並肩而行,談笑風生,卻也保持着適度的距離,舉手投足間盡顯從容。
保持邊界感,並非是要築起一道冰冷的圍牆,而是在心靈深處爲自己和他人留出一片寧靜的港灣。我們尊重彼此的隱私,理解對方的選擇,不強行干涉,不肆意評判。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這樣的距離感能讓我們在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找到一份安寧。當我們與朋友相處時,可以分享快樂與憂愁,但不會過度依賴;當我們與同事合作時,可以共同努力追求目標,但不會越界侵犯。這種熟不逾矩的關係,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更加自信從容,也讓彼此的關係更加長久穩定。
夜,悄然降臨,繁星點點,宛如璀璨的寶石鑲嵌在天幕上。我坐在窗前,靜靜地思考着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這廣袤的宇宙中,我們每個人都如同一顆顆孤獨的星星,各自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然而,正是因爲有了適當的距離,我們才能共同構成這美麗的星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是如此,保持一定的距離,不逾界,我們才能在彼此的陪伴中,感受到溫暖與美好,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寧靜與安然。
——毛佳凱
親密有間,方能長久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在探討人與人之間最舒適的關係邊界時,我們彷彿漫步於一條細膩交織着親密與獨立的經緯線上,每一步都踏在情感與理智的微妙平衡點上,在工作、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裡,展現出其獨特的韻律與和諧。
在職場上,邊界感如同一片精心修剪的綠意籬笆。它界定了個人職責的疆域,同時也讓合作與溝通如同林間清風,自由而又不失秩序。每位職場人都是這片森林中的一棵樹,根深扎於自己的領域,枝葉卻可相互交織,共同編織出一片繁茂的職場生態。明確的邊界感促使我們專業而高效地完成任務,同時保持對他人的尊重與理解,讓團隊協作如同樂章般和諧流暢。“美德是一種中庸之道。”在合作與邊界之間找到那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方能讓關係之樹常青。
在知識海洋中,邊界感是那座指引方向的燈塔。它照亮了我們探索的航道,讓我們在無盡的學習旅程中既不迷失方向,又能勇敢地向未知的領域進發。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曾言:“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爲自己,比什麼都重要。”在學習夥伴之間,適度的邊界感鼓勵我們獨立思考,勇於提出見解,同時也能夠尊重他人的學習節奏與空間。這樣的學習環境,如同繁星點點的夜空,每一顆星都閃耀着獨特的光芒,共同照亮了求知的道路。
在生活的溫馨家園裡,邊界感是那道溫柔的防線。它保護了每個人的私人領地,又讓家的溫暖與關愛得以順暢傳遞。正如中國古語所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無論是伴侶間的相濡以沫,還是朋友間的共同成長,邊界感都是那把精準的尺子,衡量着愛與自由的尺度。在這樣的生活中,我們學會了如何在關愛中保持自我,如何在理解中促進彼此的成長,共同編織出一幅幅溫馨和諧的生活畫卷。
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恰到好處的邊界感都是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它如同春日裡的細雨,夏日裡的微風,既滋養了關係之樹,又保持了其挺拔與堅韌。在這樣的邊界感中,我們學會了如何在親密與獨立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在熱情與理智之間找到和諧,最終成就更加圓滿與幸福的人生。
——李程錦
不逾界,也是一份善意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各種人情往來中總是保持一種冷漠和距離,與老一輩之間情感的熟絡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邊界感”。
在現代社會中,保持一份邊界感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舒服的相處方式。邊界感中的邊界,是物理的邊界也是心理的邊界,因爲邊界的存在,我們不僅可以明確自己的底線原則,也可以學會傾聽別人的需求,從而建立起更加和諧的人際關係。
對我來說,保持邊界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的工作效能。首先我能夠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範圍以及在部門中的角色定位,由此避免了被過度要求。對於超出自己能力範圍或職責範圍的工作,可以提出拒絕,勇敢說不。其次邊界感也幫助我保持專注,在工作時間內減少不必要的外部干擾和打斷。在與同事、上級溝通的時候,在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同時,尊重他人的意見和界限,避免干涉或侵犯到別人的工作空間。
保持邊界感,給心靈留距離,爲對方留餘地,反而改善了我的人際關係、提高工作效率,讓我在尊重自己的同時,也尊重了他人的權利和感受。
——費曉曉
七嘴八舌
我們總在想:有沒有一種東西能夠讓我不孤獨,又保證我的邊界感,且這種想法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解。——康子玉
歷史就像鐘擺,或許我們現在處於一個過度個體化的、孤獨的階段,但等到了某個臨界點之後,這個鐘擺會往回擺動,我們會去尋找過去的聯結感。——無敵熊貓
當你意識到對方和你保持邊界感,就代表他不想和你在目前這個階段有深層次的鏈接。尊重對方就好了,求同存異對待彼此纔是社交的最佳狀態。——柿子餅
社交是有界限的。缺乏界限會導致一方在關係中過度索取或犧牲,而越界則是無視對方的感受和需求,強行施加自己的意志。——kxixi
邊界感不僅僅存在於和他人的關係中,也存在於愛情構建的過程中,尤其是婚姻。——暖冬
擁有健康界限感的人,既不會咄咄逼人,也不會委曲求全。在一段關係中,既能保持親密連接,也能維護自己的獨立性。——波波
來源:嘉定報
編輯:顧嫺慧、袁悅
喜歡就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