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先生成大體老師 她頂住家族壓力…陪走「不平凡」的最後一程

慈濟志工和醫學生,以及無語良師的家屬,一起送老師最後一程。記者賴昀岫/攝影

「你們不要害怕,他是好人,如果還活着,你們會喜歡他。」27年前,47歲的周女士安撫4名慈濟大學三年級醫學系學生,避免他們被手術檯上先生的大體嚇到。當時民風保守,社會對大體捐贈認識不多,但受慈濟宣導影響,周女士頂住家族龐大壓力,堅定捐出先生大體,讓摯愛「這一生不平凡」。

周女士的先生楊健民,在50歲那年母親節,忽然出現背痛、水腫、黃疸,無法起身,住院2個月確診肝硬化,病情稍爲好轉出院後,除反覆發燒、腹腔積水住院的時間,仍照常上班,冬至當天病情卻急轉直下,送入加護病房插管,她只能開始安排後事,她想起慈濟曾宣導大體捐贈,決定讓先生返家咽最後一口氣,再捐出大體。

但這個決定讓先生家族不解,每天疲勞轟炸說教,撂下「你種什麼因,小孩得什麼果」的狠話,直到證嚴法師開示、經歷送靈典禮及追思會後,態度終於軟化,日後也同意其他親戚捐大體。

慈濟大學解剖學科主任,同時也是模擬醫學中心主任的曾國藩表示,傳統華人文化講求髮膚受之父母、死要全屍,大體捐贈風氣較歐美弱,導致大體數目不足,影響教學品質。

慈濟1995年推動大體捐贈以來,開創國內遺體捐贈風氣,不同於國外的大體老師,會被抹去姓名等資訊,只剩下「教具」的功能,在慈濟的人文解剖養成教育下,這些大體捐贈者化身「無語良師」,用身體替學生上最後一堂課,醫學生們在課程開始前,需要先到老師家中訪問並寫成故事。

曾國藩說,慈濟的捐贈風氣是從內部開始推動,女性簽署捐贈同意書是男性2倍,不過簽署捐贈只是認同,還要考慮家屬意願等,甚至簽了再到最後能不能捐,又是另一回事,「都是機運跟緣分」,目前志願捐贈數逾4萬人,已捐贈數則爲1286人,過去5年捐贈數量介於60至76人,因模擬手術一年使用64具,大體解剖12具,所以共會收到76具左右,超過也放不下。

證嚴法師是宗教家,對於大體捐贈這個議題,認爲要讓捐贈者與親屬,覺得這樣是有意義的,所以要儘可能做到「亡者靈安、生者心安」,不收無主遺體,使用全新設備,並在大體啓用前後,安排學生家訪、介紹大體老師生平、與家屬互動、啓用典禮、着衣入殮、送靈儀式、感恩追思會、入龕典禮,吸引許多民衆志願指定捐給慈大,慈濟希望藉教育改變社會風氣,曾國藩表示,以模擬手術這點來看,是可以直接幫助醫師成長的。

慈大老師們親自帶領團隊、志工,24小時隨時待命接收大體,沒有所謂的下班時間,曾國藩建議他校可參考該模式,並給予務實的行政支持,如第一線人員每月獲得2萬元加給,老師投入勸募的心力列入教師評鑑;政府也可比照器捐推動大體捐贈及健保IC卡註記。

曾國藩直言,覺得滿幸運的,不敢說很專業,但以一個學解剖的人來說,有機緣碰到這樣的團體願意付出、有這樣的條件,讓自己可以發揮,覺得人生還滿有意思的,「雖然不方便跟人家炫耀,但覺得不輸人家。」

棺木上的鮮花,象徵學生對無語良師的感謝。記者賴昀岫/攝影

慈濟大學的人文解剖養成教育,讓大體捐贈者化身「無語良師」,用身體替學生上最後一堂課。記者賴昀岫/攝影

大體模擬手術結束後,會舉辦送靈儀式。記者賴昀岫/攝影

特殊手法處理的大體,能讓學生更真實地模擬手術狀態。記者賴昀岫/攝影

慈濟對大體捐贈的觀念,都是從自身做起。記者賴昀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