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毛澤東痛心的古寧頭戰役——金門成爲三方角力戰場(九)
古寧頭戰役俘虜大批共軍。(摘自網路)
大陸方面則在這個階段裡,「自10月6日以後,(解放軍)對砲擊金門,我軍(第28軍)奉命採取了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半停半打的方針」「打而不登、斷而不死」,以每天「一發大口徑加農砲彈,要花4兩黃金」的代價,拖累了新中國,並使之持續僵持到了1961年12月中旬,解放軍「砲擊金門……停止實彈射擊,隨後只在每月的單日打宣傳彈」,直至197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衆國建立外交關係爲止。
戰術問題轉爲戰略
金門戰役延宕到這一階段,它由一個「戰術」性問題,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戰略」性的大問題。這場戰役,在這個演變過程中,已經不再僅僅是臺灣的國民黨與大陸的共產黨兩黨之間的鬥爭,它的演變,成了大陸、臺灣、美國三方圍繞中國的「國家統一」與「臺灣獨立」之間,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東西方格局下的「共產陣營」與「西方陣營」兩大陣營之間的分水嶺。勝負均等、沒有高下。
在毛澤東與蔣介石之間,毛澤東與美國之間,蔣介石與美國之間的三角關係當中,這種鬥爭緊緊地依存於「金門」這個小島,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戰略利益,在此消彼長之中,或互爲制約、「協定」,或在相互間保持「默契」的條件下延宕着。
臺灣的蔣介石,試圖以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來抗衡毛澤東對其實行「解放」;美國則緊緊拉住蔣介石,讓蔣介石控制下的臺、澎、金、馬成爲美國掌控的西方反共陣營圍困新中國的最前線,成爲其封鎖第一島鏈當中的壁壘。
毛澤東與蔣介石之間的一致性,是這兩位偉人各自都有「一箇中國」根深蒂固的理念。毛澤東的「一箇中國」,是要將「解放臺灣」後「統一」到他所信仰的共產主義「一箇中國」當中來,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包含了臺灣的領土主權;蔣介石的「一箇中國」,是要在「反攻大陸」後,使他的三民主義,再次成爲「自由世界」的「一箇中國」,即「中華民國」包含了大陸的所有領土主權。二者都認同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二者認同的「一箇中國」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者儘管意識形態不同、「一箇中國」的各自表述不同,但「一個民族」下的「一箇中國」國土理念、民族理念乃至傳統的「中國」思想理念,都是完全一樣的。
蔣介石與美國的不一致性,是飽嘗了在美國的奴役下,臺灣主權的旁落和民族的再次淪陷;美國與臺灣的不一致性,則在於不願意因爲蔣介石的「反攻」,而成爲影響美國整個「東西方戰略」的絆腳石,甚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毛澤東與美國的一致性,是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挑戰,可能會在這場「海峽之戰」中,成爲「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這一點,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現實條件下,毛澤東又與美國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美國人怕引起世界大戰,我們不怕,但是不願意引起大戰」,毛澤東的這句話,真實地反映了他老人家內心深處的思想。
「價值觀」下的「利益均衡」互爲糾纏,使得金門戰役在大陸、臺灣、美國三方面都有了延宕的充足理由。金門,成爲臺灣海峽有硝煙和沒有硝煙兩種狀態下,三方角力的另一個有形與無形的戰場。
金門戰役延宕演變
第七階段:兩岸之間「飛彈」的威脅與持續不斷的開放(1979年1月1日至1999年7月9日)。金門戰役的延宕,讓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充滿了挑戰性和展望性。其挑戰最具威脅的,便是日益甚囂塵上的「臺灣獨立」言辭和付諸的行動。於是,每每「獨立」「公投」的話題在臺灣唱響之際,便是大陸「導彈」與「飛彈」不斷演習與「阻嚇」之時,金門戰役延宕的「砲戰」形式,升級到了更具威力的「導彈」。
這期間,最爲有名和讓世界爲之捏汗的,要算1995年7月21日至1996年3月23日之間和1999年7至9月間,由大陸舉行的導彈試射與軍事演習。(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