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訪談|長征系列火箭發展看點解析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長征系列火箭發展看點解析 新華社記者宋晨 12月3日下午,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首個單一型號火箭100次宇航發射。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有何亮點?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未來有何規劃?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任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龍樂豪。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緣何能創“百發”紀錄?
問: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緣何能創“百發”紀錄? 答: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與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共同構成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於1993年獲批立項,從1996年首飛到完成100次發射歷時28年,是我國宇航發射次數最多的單一型號火箭,承擔了多個國家重大工程任務,將北斗、嫦娥、風雲等“乘客”送入預定軌道。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是一款適應性很強的運載火箭,其運載能力可以覆蓋世界絕大多數應用衛星的質量,使得它可以兼顧國際商業發射和國家重大工程任務。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可以用於超同步轉移軌道或低傾角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以及深空探測器發射,還可以在飛行過程中實現側向機動變軌、多次起旋、消旋、定向等,這也是其能成爲我國宇航發射次數最多的單一型號火箭的原因。 本次任務中,型號團隊圍繞產品流程優化、可靠性提升、產品化等方面對火箭開展了多項技術優化。同時加強質量管控,細化分解形成近50項保成功措施,確保任務順利實施。
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研製進展如何?
問: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工作進展如何? 答:目前,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長征十號系列運載火箭研製工作正有序推進。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是爲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和着陸器而全新研製的高可靠、高安全載人運載火箭,未來能將我國奔月軌道運載能力由8.2噸提升至27噸,填補我國載人登月能力空白。 這一火箭具有安全可靠、性能先進、流程創新、擴展靈活等特點,並且以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爲基礎,可以發展近地空間站載人和載貨等系列化衍生構型,推進我國載人運載火箭升級換代,滿足空間站運營任務及各種應用衛星發射需求。 我國將通過新一代載人火箭研製,攻克發動機多機並聯、低頻彈性控制、故障診斷及容錯重構等關鍵技術,進一步提升火箭可靠性。 當前,長征十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完成一子級動力系統試車等大型試驗,按照研製計劃後續還將持續開展一系列試驗項目,對各系統設計進行全面驗證。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未來還有哪些規劃?
問: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未來還有哪些規劃? 答:面向未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展方向爲“大、快、高、低”——即大運載能力、快速反應、高可靠性和低成本。這四點將是未來我國運載火箭發展的關鍵詞。 根據我國運載火箭型譜化發展規劃,重型運載火箭是下一代運載火箭的核心標誌,將支撐我國奔月軌道運載能力達50噸,填補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00噸級空白,實現跨越發展,滿足深空探測和近地空間大規模運輸等中長期發展需求。 同時,重型火箭研製具有極強帶動性,可充分帶動先進設計、高端製造、原材料、元器件等相關基礎工業的發展,加速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帶動我國高端裝備發展,推進製造強國建設。通過重型運載火箭研製,可攻克超大直徑箭體結構設計製造、大推力高性能發動機設計製造、連接器自動對接、大功率伺服機構等關鍵技術,將顯著提升我國航天科技水平,有力支撐航天強國建設。 此外,研製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將大幅降低進出空間的成本,提高產品週轉效率,支撐主流載荷高頻次發射和全球極速運輸服務。
新型火箭研製是否會結合人工智能技術?
問:新型火箭研製是否會結合人工智能技術? 答:智能飛行技術與運載火箭總體設計技術發展相輔相成,結合運載火箭總體設計技術發展歷程和趨勢,可將智能飛行技術發展分爲四個階段,自動控制階段、有限智能飛行階段、增強智能飛行階段、全面智能飛行階段。 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經歷了前三個階段的發展,正通過研製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邁向第四階段。這一階段航天運輸系統將有效融合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全生命週期、全系統的智能健康檢測系統,實現火箭本體自主修復。 同時,還將具備交互式學習能力,可通過多智能體天地協同學習、多智能體的協同重構,自主適應環境和本體狀態變化,具備不確定性故障適應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