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南方搖擺六國崛起
(圖/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週到沙烏地訪問3天,和沙烏地談了伊朗、蘇丹、區域基建乃至沙國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等議題。訪問結束後一天,美沙同時宣佈,在兩國調停下,蘇丹交戰雙方同意自10日早上6點起停火24小時。證明只要兩國願意,還是可以合作在共同關切的議題上取得具體成果。
可是大環境已經變了,美沙關係已不可能回到過去的熱絡。去年7月,拜登硬着頭皮跑去沙烏地跟王儲MBS碰拳示好,希望沙國能同意增產石油以降低油價,結果碰了個軟釘子。沙國不但沒答應增產,反而以OPEC+的共識爲由減產了石油,氣得拜登說要沙烏地承擔後果,MBS也私下表示不願再與美國打交道。12月,沙烏地就以大陣仗迎來了到訪的習近平。
當然,美國最後並沒有讓沙烏地承擔任何後果,沙國也還是繼續與美國交往。沙國要的不是在中美之間選邊,而是希望有更多元的外交政策。這從布林肯訪沙前後,沙國的外交行動就可看出:MBS在接見布林肯之前,熱情迎接被美國視爲獨裁者的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6日伊朗重開在沙國首都利雅德的使館;沙國還計劃舉辦一場阿拉伯與中國商界的重量級會面。
沙國外交的獨立路線並不是個案。許多觀察家指出,在「去全球化」的趨勢下,世界變得愈來愈破碎;供應鏈重組,帶來「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的趨勢,也讓許多屬於「全球南方」的中型國家崛起,成爲區域貿易與金融中心。這些國家就有沙烏地,其他還包括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土耳其。這六個中型國家有學者稱之爲「搖擺六國」。
這六國沒有意識形態的束縛,外交上更有彈性,在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上的影響力日增,也成爲美中爭取的對象。澤倫斯基5月去廣島G7峰會演講前,先去沙國舉行的阿拉伯聯盟峰會演講爭取支持,就可看出沙國崛起的份量。
與全球南方相對的是富有國家的「全球北方」。全球北方雖仍以美國馬首是瞻,但也開始想透過G7的架構與南方國家對話。中國大陸則希望以擴大金磚國家的方式拉全球南方國家加入,與富國較勁。宏都拉斯10日宣佈正式申請加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要「搖擺六國」完全追隨中國主導、俄國支持的金磚路線也不可能。六國還是有各自的立場。唯一例外的是,如果美中對抗持續升高,一些學者也指出,最後在科技議題上,如AI、5G通訊、生物科技、量子運算等,六國還是會被迫在美中之間選邊。
但國際秩序的破碎化已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在減少碳排放與對抗沙漠化等問題上,富國也需要全球南方積極參與。一些西方學者因此指出,美國現在需要的,不是個別拉攏特定南方國家,而是要有與整個全球南方交往的政策;當美國或北方國家要宣佈任何政策前,也要先想想搖擺六國會如何反應。這些建議都很有道理,但北方國家必須先接受世界已經日趨多元的事實才行。他們準備好了嗎?(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