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注臺海危機 英國衛報訪問金門人觀點

與96年臺海危機期間金門全面備戰不同,這一次金門顯得相對平靜。(圖/金門縣政府觀光局)

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旋風式訪臺,引發的危機風暴還在持續,大陸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影片顯示,共軍的裝甲車車隊集合在廈門,不過並不確定影片的時間,無法得知是不是最近發生的事。可確定的是,廈門對岸的金門,雖然位在最前線,但民衆生活仍然是一片詳和。英國衛報(TheGuardian)特別訪問了幾位金門的人士,瞭解金門人對臺灣危機的看法。

衛報先簡介了金門的地理位置,「離中國大陸不到 5公里的小羣島」,那裡生活照常進行,儘管大陸宣佈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軍事演習,但是孩子們仍然在街上玩耍,學生們爲拍攝畢業照擺出青春洋溢的姿勢,金門遊客所乘座的遊覽車,仍繼續繞着島上的景點穿行。

旅遊業是現在金門最大的產業之一,遊客來看的是那些舊的軍事遺址,曾經的碉堡、要塞與地下坑道,是冷戰前線時的遺蹟,原本朝着對岸播送的政治宣傳口號,現在改播放輕柔的音樂。

另一個著名的景點與伴手禮是當地的鑄刀業,遊客最喜歡停留在吳先生的鑄刀工作室。吳先生的刀具業是繼承了他父親的生意,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他說火「最初的主要客戶是駐島的士兵們,之後發展旅遊業,觀光客成爲主要客戶。」

以砲彈彈片製成的金門刀具,是八二三砲戰與臺海冷戰的見證物。(圖/達志影象)

著名的金門菜刀是由用過的砲彈片所制的,源自八二三砲戰,這場砲戰某種程度上持續了20多年,許多金門人都清楚地記得生活在不斷的砲擊中,這也使金門人對戰爭的感覺,與大多數臺灣人不同。

另一方面,金門人對國家的認同也與臺灣本土有些菗別,金門數百年來一直以一種,或另一種形式完全處於中國統治之下,這意味着金門很少有人會稱自己是「臺灣人」。他們更多是認爲自己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並認爲完全沒有必要再宣佈改名,或者說是另外成立國家。

衛報也訪問到金門的國民黨籍立委陳玉珍,她與衛報記者表示,她的選民(金門人)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不滿,直指兩岸缺乏溝通,是當前危機的一個主要原因。

陳玉珍強調她也對裴洛西的訪問表示歡迎,但是此舉造成北京與臺北關係轉壞,是不值得的。被問到擔不擔心中共的軍事行動時,陳玉珍說,「他們沒有理由攻擊金門。他們的目標是臺灣;不過,臺灣要是倒下,金門也跟着倒下。」

軍事歷史學作家許劍虹也持相似觀點,許劍虹說:「曾經的金門,對臺灣的防禦確實非常重要。當時中共必須奪取金門纔有機會成功入侵臺灣。但如今,共軍擁有多艘大型軍艦,其中包括登陸艦與兩棲突擊艦,另外又有彈道飛彈,可以直接攻擊臺北等主要城市。攻打金門就顯得沒有必要。」

一位出生在金門的何小姐表示,她認爲自己是臺灣人,併爲自己享有的民主自由感到自豪。這位28 歲的年輕人從事銷售美容產品的工作,經常遇到大陸的客戶,也常有交流。她表示「裴洛西的造訪,雖然幫助世界各地更多的人看到了臺灣的現況,但是兩岸關係被推向更爲極端,而且也不能解決臺灣的國際孤立處境。」

鑄刀師吳先生被問到「是否指責北京在的軍事行動」,吳猶豫一陣後回答:「那是政治問題,不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可以控制的。我們所能希望的只有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