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生活,去受傷

昨天西城初三二模作文是“勞動使我成長”,非常樸實無華的題目。

這題目在我小時候天天放學做飯、放假下地幹活的時代,簡直不要太簡單。

但是對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就變成了一個難題。

主要是因爲現在的孩子根本沒時間勞動,升學壓力之下家長們也不太讓孩子勞動。

或者即便勞動,也都是極其簡單的勞動,做個飯就可以大吹特吹了。

這種未經錘鍊、未遇真正困難的勞動過程,引不起內心的波瀾,也就很難得到情感上的體驗和內心的昇華。

今天海淀初三二模作文是“有了你,我真不一樣”,也是一個強生活體驗類的作文,不過比勞動還是要容易些。

這兩天各個羣裡氣氛都很沉悶,對小升初報以巨大期待的家長們,大部分人終究是落空了,我感覺自己都能聽到他們心碎的聲音。

在這個當口,說啥好像都不太合適。

但是作爲過來人,我知道這個痛苦的過程必須要儘快結束,早點投入到對初中生活的準備之中,所以還是要說點自己的理解。

對於一個人來說,生活經歷就是最好的學習。

對於當下時代的孩子來說,成長過程中他們人生最主要的經歷就是升學考試過程中的起起伏伏。

而經歷,不是隻有成功的經歷纔有價值。甚至可能,失敗的經歷更有價值。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中,去聽作家劉老師講課的李文秀,按照老師的指引,到了夏牧場“去愛,去生活,去受傷”。

現實中的作家李娟是一個體驗派作家,她說自己不喜歡學習,認爲上學耽誤寫作。

高中沒畢業的她和母親以開裁縫店爲生,所有的生活體驗都被她剔除醜陋,變成幽默美好的文字輸出出來。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生活經歷造就了她。

我們很多成年人也能體會到,我們的很多成長是在某種生活經歷的瞬間完成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生活經歷比升學考試的結果更爲重要。

而小升初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就是這樣一個能讓人瞬間成長的重要生活經歷。

孩子可能人生中第一次體會到了要而不得的無奈,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體會到了社會身份的重要性等等。

付出越多,體會越深刻。

體會越深刻,思考就會越多。也就更能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

當然,如果家長們能夠儘快平復自己的傷痛,對孩子有一個積極的引導會更好。

好多年以前,還能通過交一部分錢來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在論壇上看有家長分享小升初經歷。

孩子距離想去的學校在資歷上差一點點,父母揹着孩子交了6萬塊錢。

等手續都辦妥的時候,家長們終於鬆了一口氣。沒想到平時嘻嘻哈哈的男孩子吐着舌頭對父母說:

6萬塊錢好多呀,一大摞,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要不都對不起那6萬塊錢。

你看,我們以爲孩子不懂,其實他們什麼都懂。

我相信小升初過程中,父母的各種努力和付出以及焦慮,孩子是都能感受到的,他們的內心也是在期待和反思的。

這就是“去生活、去受傷”的力量。

我們同屆的孩子裡,我認識好幾個,能力都很強,但是沒有去到自己想要的學校。

上了初中以後,孩子自己的學習動力特別大,除了課內學習,課外也堅持的很好,這些都是金剛們的優質生源來源。

相反,身邊一些進入了所謂好學校的孩子,反倒是有好大一段時間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心態上缺乏緊張感,學習節奏不對,反而可能會會影響到初升高。

福兮禍兮,相信老祖宗的大智慧。

如果結果已定,我們已經沒有了改變的可能,那最好的選擇是:

趕緊收拾心情,從積極的方向上去引導孩子,把“受傷”的經歷變成一種可以利用的資源。

期待在下一站的時候達成一個理想的結果。

以上。

真的不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基本上,等初中開學後,大家就都會明白,小升初真的是一個不咋大的事情。

實際上,如果經由小升初的挫折,讓孩子自動克服了一部分青春期的焦躁,整體來說是賺的。

青春期娃的父母能懂我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