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加快打造“曲系”品牌培育現代農業—— 致力更特更優 提升產業質效

在師宗縣五龍壯族鄉平寨村,收穫後的百畝稻田如棋盤般整齊排列。平寨村今年種植水稻800畝,畝產700公斤,預計畝產值2170元左右,可實現產值173萬餘元。

今年以來,曲靖市圍繞全年958萬畝以上、產量338萬噸以上的糧食生產目標,按照“小春擴面、大春提產、晚秋增效、面上抓糧經協作”的工作思路,堅持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爲引領,以良種替代爲核心,以良法爲關鍵,以良機良製爲保障,加速推進“五良”融合,力促生產方式轉變,破解糧食增產瓶頸。

者海鎮是會澤縣三大壩子之一,具備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條件。“機械化生產成本低,效率高。”農機手趙英洪說,“大型機械理墒打塘比人工操作更標準、更快捷,每天能打30畝左右。”

“每畝的塘距在40公分左右,可以下種3至4顆,保留小苗1至2株。使用後的地膜要進行有效回收,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在三家村百畝玉米種植核心區,者海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彭澤宏帶領農技服務人員與農戶交流種植技術,“我們狠抓良種良法良機良田等技術配套,每畝可提高產量150公斤以上。”

曲靖全面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爲鞏固提升糧食產能的根本舉措,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多元化投資建設、設施化改造、規模化整地、宜機化提升等行動,築牢糧油高產高效生產平臺和基礎。目前,全市已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462.36萬畝,佔耕地面積的38.33%。

“原原種是馬鈴薯新品種的源頭,經過擴繁後產生原種、一級種,最終成爲農田中產出的新品種馬鈴薯。”宣威市現代農業種業園馬鈴薯種薯研發中心主任徐尤先介紹,該研發中心對馬鈴薯種薯進行脫毒、檢測、霧培,培育出馬鈴薯原原種,通過現代化、科技化手段,加快推進種薯研發。

從1000萬粒到5000萬粒再到1億粒,幾年間,宣威市的馬鈴薯原原種產能實現了大幅增長。截至目前,以宣威市馬鈴薯種薯研發中心爲載體,基地已選育登記宣薯系列品種11個。根據現有資源,預計每年可以選育出1個以上優良品種。

以種業強“芯”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宣威市的做法只是一個縮影。曲靖構建“大聯合”格局,深入實施宣威、會澤、陸良、羅平制種大縣(基地)項目,重點打造“一南一北”兩大種業中心,引進北大荒薯業集團、大北農集團、隆平高科等龍頭企業,發展種業企業45家,打造國家級企業3家、省級企業14家,建成全省最大的10萬畝玉米、25萬畝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爲保障全省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我們的大屏幕上,市場價格、全國產量、產業佈局等信息一目瞭然,讓我們可以直接觀測到今天小黃姜產業的情況。”羅平小黃姜數字經濟產業園運營負責人劉勳介紹,通過實時監測更新的數據,價格漲幅與產量增減數值將成爲買賣雙方決策時的“信號燈”。

今年10月23日,羅平小黃姜數字經濟產業園正式開園。作爲滇東區域首家農業與數字經濟相融合的產業園,該產業園積極服務小黃姜產業生產、加工、存儲、銷售、流通等環節,助力補齊產業鏈短板。

近期,富源縣15萬畝魔芋正進入採收期。“我們之前種的是花魔芋,現在我們大力推廣種植白魔芋,花魔芋畝產只能達到2噸左右,現在種的白魔芋每畝可達3噸。另外,種過花魔芋的地,不能種重茬,解決不了土地輪作問題,我們現在推廣的白魔芋可以種在種過花魔芋的地裡,產量高、品質好,值得推廣。”富源縣魔芋協會副會長楊文昌高興地說。

經過多年發展,富源縣魔芋產業已經建成集種植、加工、銷售、服務等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成功將“小魔芋”變成羣衆、企業增收致富的“大產業”。目前,該縣6個鄉鎮種植魔芋超萬畝,建成千畝連片基地30個、百畝連片基地118個,帶動全縣34431戶12.82萬人從事魔芋相關產業,魔芋年平均產量超過18萬噸,產值超10億元。

曲靖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實施農業經營主體引培、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提升、特色產業鏈產業集羣產業生態打造、基礎設施能力提升“四大工程”爲牽引,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糧食綜合產能、經作高效發展等務實舉措抓落實,全力推動曲靖特色農業強市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

記者手記

廣袤的曲靖土地上,正在勾勒出特色農業強市的全新版圖。

抓住農業的“芯片”,在種業端發力,馬鈴薯原原種從1000萬粒到5000萬粒再到1億粒,自主研發多個玉米新品種,曲靖建成了全省最大的10萬畝玉米、25萬畝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

調整種植業的“生長方向”,蔬菜品牌化、水果高端化、花卉數字化、藥材道地化,曲靖實現了各類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產質雙提升的向好格局。

科技之力與市場之手雙向發力,一畝土地的潛能被不斷挖掘,一方農產品的產值被不斷提升,“曲系”品牌正加速崛起,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雛形已現。

本報記者 張雯 殷潔 王劍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