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光設計 臺26線護蟹廊道來囉

墾管處28日指出,臺26線2處「護蟹廊道」將在陸蟹繁殖季前啓動試用,並以趨光性的設計降低繁殖失敗率。(謝佳潾攝)

墾丁國家公園是全臺陸蟹多樣性最高的地區,墾管處爲精進護蟹保育工作,28日與15個陸蟹保育相關單位及學者簽署護蟹宣言,同時宣佈臺26線2處「護蟹廊道」將在陸蟹繁殖季前啓動試用,並以趨光性設計降低繁殖失敗率。

墾管處指出,墾丁國家公園陸蟹生態豐富,墾管處早在2003年投入護蟹保育工作,並在2010年起實施交通管制保護陸蟹媽媽遷移釋幼,但因氣候變遷、路殺等因素,成效有限。

墾管處長林文和指出,氣候變遷導致不少陸蟹棲地發生改變,甚至生態失去平衡,加上長期路殺也讓陸蟹族羣萎縮,從數據來看,2013至2022年的臺26線路殺率,從起初17.1%到2015年突攀升至22%,隔年達最高峰至31.7%,而後逐年遞減至去年僅剩2.34%,但這不代表防制路殺有成,因陸蟹數量也逐年減少。

林文和說,從臺26線陸蟹量來看,2015至2017年都有破千隻,但隨後逐年遞減,至去年只剩下299只,但墾丁園區的陸蟹熱點有出風鼻、港口溪、香蕉灣、後灣等地,因環境因素不同,陸蟹的保育狀況也有所不同。

林文和說,出風鼻是保護區、後灣則開發少,所以2處的陸蟹數量趨於穩定,港口溪則因地處出海口而有多樣性棲地促使陸蟹種類繁多,但有工程開發的地方會受影響,而香蕉灣鄰近臺26線導致路殺率高,加上棲地劣壞又有黃狂蟻侵襲,陸蟹數量有減少趨勢。

墾管處爲更精進護蟹保育工作,28日與臺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公路總局三工處、屏東環境保護聯盟、陸蟹博士劉烘昌等15個陸蟹保育相關單位及學者簽署護蟹宣言,並於會中表示,臺26線香蕉灣、興海路等2處「陸蟹廊道」將於陸蟹繁殖季前啓動試用。

「陸蟹廊道」是由中山大學博士候選人李政璋所建議設置,他說,以往經驗發現,陸蟹廊道雖能引導陸蟹走專屬通道避免路殺,但牠們會產生疑惑走不出去導致繁殖失敗,因此盼藉陸蟹趨光性的引導設計,降低繁殖失敗率。

墾管處保育課長詹宜紋表示,陸蟹繁殖季約在農曆6至8月,而今年雖會啓動「陸蟹廊道」,但因屬於實驗性,所以仍將在臺26線香蕉灣至砂島路段執行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