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疫情升溫!攔截新冠 醫籲防疫預算常態化

新冠病毒等呼吸道疾病又開始在東南亞國家流行,各國紛紛陸續重新恢復限制措施,督導民衆做好預防。路透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來到高點!臺灣死亡病例上週新增三十四例,也是近期新高,疾管署預估,明年(二○二四)一月中旬達到感染高峰,依據最新統計,國內新冠重症病例數在上週(十二月五日至十二月十一日)新增二三二例,爲流感重症的十五至十六倍之多。由於秋冬有多種病原體作亂,醫界擔憂,照這樣的情勢演變,基層診所攔不住新冠肺炎的輕症患者,將造成病房佔牀率「壓力山大」,恐排擠其他病人的治療權利。

醫界建議,在指揮中心解編、沒有預算情形下,應該仍要設立防疫基金,或讓預算常態化,針對診所端要提出更合理篩檢誘因,加強輕症患者攔截,以防變種病毒入侵、疫情捲土重來。

新冠威脅遠勝流感

「新冠重症病患人數從來沒有少過!」臺北榮總胸腔重症加護室主任陽光耀指出,根據近期數據顯示,與流感重症人數相比,國內新冠重症病例數是流感重症病例數的八至十五倍,代表新冠威脅遠遠高於流感。

此外,陽光耀強調,新冠及流感重症以侵襲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爲主,且容易導致死亡。從今年三月廿日統計起,新冠感染者產生併發症者,六十五歲佔近八成、死亡者約佔九成;流感重症的年齡比率,六十五歲佔約六成、死亡者佔六成四。顯示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家,不僅要提防流感,更要小心新冠威脅,其中,新冠重症造成的高齡死亡比率更是遠超過流感,令人憂心。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也觀察到,目前臺灣流行的病毒、致病菌除了新冠病毒、流感病毒,還包括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以基層診所來說,除了流感,多數診所都沒有針對其他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篩檢,因此無論診斷、用藥都是靠臨牀醫師判斷,特別是新冠肺炎,現在也較少診所會進行快篩,確診的人自然就變得較少,想要達到「攔住新冠輕症」,並且能「精準診斷、用藥」就變得困難。

新冠仍在社區流行

上述現象讓後線的醫療端壓力很大,臺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表示,秋冬往往是醫院病房佔牀率最緊繃時期,醫療端壓力已非常沉重,目前新冠肺炎仍在社區流行,未來病房佔牀率將更高,恐影響到癌症、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治療時程,除了醫院病房成重災區之一,其他高風險病患就醫也會受排擠,環環相扣下,恐怕是惡性循環的開端。

對此,林應然認爲,若能調高基層診所端的篩檢、診斷等相關健保給付點值、提升用藥可近性,並多增加誘因,基層診所便能發揮功能,協助輕、中症病患儘快接受治療。

高風險者易變重症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啓嘉說,若是氣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新冠、流感,不僅有很高的機率演變成重症,還會加重既有症狀,且「新冠肺炎誘發氣喘的比率較高,約千分之一至五百分之一」,若未及早確診、用藥,後續往往更棘手、更復雜。

談到防疫相關費用來源,黃啓嘉建議,運用防疫基金模式或可幫助防疫預算常態化,防疫工作也能永續運作;陳宜君也建議,疫後感染科醫師的培訓也需更重視。醫界期待未來防疫用藥、篩檢試劑等物資可穩定供應,輕、中症病患也可及早確診、用藥,保障國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