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懂孫中山思想》三民主義就是民族、民權與民生主義(張亞中)

國父孫中山肖像。(圖/維基百科)

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以及它的深遠意義。

人類在生存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問題,我們不斷努力,試圖解決這些問題。而回顧世界近代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國家共同面臨了三個主要的挑戰:民族問題、民權問題和民生問題。孫中山先生曾深入分析這三大問題,並指出:「我認爲歐美的發展,大致上是建立在三個主義上,也就是民族、民權和民生」。

孫中山先生說,當初羅馬帝國滅亡後,民族主義開始興起,歐洲各國紛紛追求獨立;隨後,在強權專制的統治下,民衆不堪重負,於是掀起了民權主義的浪潮。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專制逐漸瓦解,立憲政體逐步建立。到了二十世紀,隨着科技的進步、人類智慧的提升,經濟問題日益重要,民生主義也逐漸成爲主流。因此,二十世紀可以說是屬於民生主義的時代。

他進一步指出,「這三種主義其實是環環相扣的,彼此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我們追溯它們的發展順序,會發現世界各國大多都是先有民族主義,再發展出民權主義,最後走向民生主義。」

正是因爲看到了世界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的現實情況,孫中山先生創立了三民主義,這套理論正是爲了解決中國和世界共同面臨的這三大問題。他特別清楚地告訴我們:「什麼是三民主義?就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這就是孫中山先生所說的三民主義,它不僅是理論,更是解決問題的方針,是我們爲了更好未來所必須依循的方向!

(作者爲孫文學校總校長,本系列文章獨家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