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放大100倍後,有一讓人尷尬的細節,樹下男子在幹嘛?

文|木子

洲洲影視娛評

隨着電視劇《清明上河圖密碼》的熱播,關於名畫《清明上河圖》的討論也再一次掀起。

作爲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一幅《清明上河圖》可以說是涵蓋了半個北宋汴京城。

也正是因爲其恢弘的背景,才讓電視劇可以單從一幅畫中就獲得如此之多的靈感。

不過人們不知道的是,《清明上河圖》很可能和清明節沒有一絲半點的聯繫。

而這幅畫的初衷竟是爲了拍皇帝的馬屁。

1、何謂“清明”

首先關於《清明上河圖》這個名字很多人就有一個誤區,覺得這個名字是清明節發生的故事。

這一解釋的確在很長一段時間佔據主流,可是根據相關考證,《清明上河圖》的名字很可能另有深意。

首先“上河”是說汴河或者是上汴河基本上是沒什麼爭議的,因爲這本身就是一個地名。

那麼“清明”二字又如何說起呢?

其實清明二字除了清明節之外,還可以用來形容一個時代非常的太平,統治者賢明。

比如介子推在寒食節臨死前就給晉文公留下一首詩: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詩歌的後半句肯定不是在說晉文公不能忘記了清明節這個重要的節氣。

而是希望晉文公從政清明,這裡傳達出的是介子推對於晉文公的勸誡和期望。

據說《清明上河圖》原先名爲《上河圖》,是宋徽宗提筆賜名,纔有了《清明上河圖》一名。

無論宋徽宗題名的時候到底是不是清明節,作爲皇帝,他當然不可能費這麼大力氣標註一個節氣。

曾有人認爲《清明上河圖》刻畫一些上墳的人羣,這基本就能鎖定時間了。

但是實際上,清明節和掃墓行爲直接關聯是在宋元之後,明清時期的事情了。

最早掃墓祭祖的傳統都是在寒食節這天的,在唐朝時寒食節還是官方的節日。

雖然宋朝時期兩個節日已經逐漸合併,但是宋徽宗如果真的想要確定日期,“寒食上河圖”應該要比“清明上河圖”更爲確切。

退一萬步說,《清明上河圖》就是清明節這一天的景象。

可是張擇端一個人想要完成這麼一幅鉅作又是談何容易呢?

畫家也要吃飯,他哪有時間和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這麼一幅作品的創作中呢?

好在,張擇端這個時候官居翰林圖畫院待詔,可以吃官家飯。

既然吃了官家飯,張擇端自然要乾點該乾的事,因而便有了《清明上河圖》這幅作品。

不過雖然說領導對張擇端最早的要求或許是歌頌一下皇帝治下的汴京城。

但是作爲一個有責任感的藝術家,張擇端絕不僅僅滿足於“拍馬屁”這麼簡單。

在汴京城表面的浮華之下,危機的種子也在畫作中完美地體現了出來。

2、表面繁華

《清明上河圖》對北宋汴京城的刻畫可以說是相當仔細了。

甚至直到今天都有很多人拿《清明上河圖》中的一些細節來研究北宋時期人們的生活。

比如我們可以看到在虹橋處,一艘大船因爲沒有僱傭縴夫,險些撞在橋上。

可是雖然躲過了橋,迎面而來的就是另一艘大船。

船到底有沒有撞上自然不是我們今天的話題,但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北宋時期船運的發達。

畫家之所以把這場交通事故畫在圖中,自然是因爲類似的事情在北宋時早已經司空見慣。

除了船運之外,《清明上河圖》中還特立獨行地畫了幾頭駱駝。

駱駝這種動物顯然不是中原的產物,而且短程貿易上駱駝的速度更是遠遠不如馬匹。

但是在長途貨運中,駱駝的負重優勢就漸漸顯現了出來。

而且在中亞和西亞地區,駱駝的普及度明顯還要更高一些。

這也從側面說明這時候的汴京城已經是國際化的大都市了,而且畫中我們還能看到一些香料坊。

中國雖然也盛產香料,但是香料貿易的大頭還要看西亞、南亞和東南亞諸國。

來往的駱駝和香料貿易是北宋對外貿易的一大體現。

而規模如此龐大的大都市自然也需要大量的執法人員。

只不過畫中的官吏一個個都非常懶散,更有甚者甚至脫了褲子躺在樹下,用古人的視角來看未免顯得傷風敗俗。

不過畫家也在畫中給出了他脫褲子的理由,原來是一旁的同事正在幫他縫補,逼不得已,他才這麼躺在樹下。

如此一幅表面祥和的畫作,卻在暗地裡也預示了北宋滅亡的根源。

3、危機四伏

雖然這樣的諷諫未必是張擇端有意爲之的,但是作爲一個畫家,他一定是做到了如實記述這一點。

我們從畫卷右側的望火樓就能看出來問題。

因爲汴京城外密密麻麻都是樹木,可是卻又沒有幾戶人家在這裡居住。

爲了避免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官府特地設立了望火樓。

可是在望火樓上卻是空無一人。

同樣空空如也的還有城牆,按理來說汴京城的城防應該是相當嚴密的。

可實際上我們卻看不到任何守衛,甚至城牆附近本來應該存放軍械的兵營也被改成了商鋪。

這毫無疑問是宋朝當時疏忽于軍備的實際寫照。

城內的兵營在寸土寸金的汴京城不能產生任何利潤,因而也就被大幅削減,改成了更受大家歡迎的店鋪。

而除了軍事上的疏忽之外,汴京的繁華也早已經滿是蛀蟲了。

在汴京的邊緣,我們能看到一個疑似在販賣私鹽的商販。

在古代,鹽是被朝廷壟斷的行業,絕不允許私人售賣。

可是在北宋時期,因爲官府的鹽價超出了百姓的消費水準,所以很多人都鋌而走險,去販賣私鹽。

雖然這只是一小部分,可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對於偌大的北宋王朝來說,危機不僅來自於外邊,更在裡面。

結語

雖然《清明上河圖》本身的創作意圖是爲了展現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華。

但是作爲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其本身所承載的含義已經遠遠超出了作品本身。

正所謂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清明上河圖》也是如此。

一部好的現實主義作品從來不應該有單一的解讀,不同的人能夠看到不同的面。

因爲好的作品早已不單單是作品本身,而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