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游 公德教育的好契機

■薛元籙

“哪個班的孩子在吵啊?你們班主任叫什麼名字?”一位來自湖北的中學老師,在高鐵上遇上一羣吵鬧的小朋友。此話一出,車廂頓時安靜下來;另一條也發生在高鐵上,爲防孩子吵到別人,家長特意買了一棵包菜。看着孩子一層一層手撕包菜的認真樣兒,不少家長瞬間破防。

兩樁趣聞,揭示了旅行的公德規範意義。老師的“靈魂追問”並非最佳選項,“手撕包菜”也難免讓人心疼,但公德教育在公共空間的示範與監督,卻是顯而易見的存在。鑑於公德教育與家風教育的重疊關係,故每一次家庭旅行都意味着公德規範對家風教育的一次檢驗和矯正。

一項統計顯示,去年全國暑期旅遊用戶中,親子游佔比接近60%,超過10億人次。鐵路部門的最新統計數字也印證了這一結果——全國鐵路兒童票新規去年1月1日開始實施,到今年6月,共售出兒童票超過2.6億張,與全國0~15歲兒童總數達到1∶1的比例。相關預測顯示,隨着暑假來臨,親子游有望再次成今年暑期出行的絕對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以增進家庭成員之間感情和默契爲初衷的親子游出行方式,正隨着總量的爆發式增長,以及“熊孩子”所引發的輿論關注,越來越多地被置於公共空間的視角下解讀和審視,並由此構建了公德規範、家庭教育與親子游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意識到,在親子游過程中輔導孩子建立公德意識,進行自我行爲規範,是家教在公共空間的拓展和延續。相較於來自外部的道德壓力,這種主動意識更凸顯了道德的自律性特徵,也更有利於道德的教化普及。正像上述兩例高鐵趣聞所展示的,“哪個班的孩子在吵啊?”不過是藉助了兒童的“老師陰影”,屬於簡單粗暴的阻嚇式場景。而“手撕包菜”則始於針對懵懂期孩子的“移情”設計,體現了家長的主動意識。從長遠看,兩種不同方式的公德規範,對兒童公德的養成勢必產生從過程到結果的不同影響。

顯然,親子游的家教矯正功能,更多地體現在家長而不是兒童身上。增進家庭成員之間感情和默契的親子游,置於公德教育的背景下,擁有了更豐富的含義和表達方式。無論是對兒童的公德培養,還是對家長的公德反哺,這都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值得積極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