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教育就業保障 制定育兒補貼等政策
原標題:國新辦發佈會解讀《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引題)
強化教育就業保障 制定育兒補貼等政策(主題)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高越
● 相關職能部門正在積極加緊制定育兒補貼、勞動工資等政策,後續會陸續出臺,並進一步細化實化
● 將通過提高部分學生資助標準、擴大政策覆蓋面,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等,減輕學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壓力
● 將重點聚焦產業發展、擴大消費、重大項目和民生服務領域,爲勞動者廣開就業門路。大力推動消費新熱點轉化爲就業的新渠道,帶動相關領域就業增長
3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提振消費有關情況。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等相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介紹和解讀。
統籌促消費和惠民生
“此前的消費政策大多從供給側入手,強調以供給引領創造需求。這次《方案》在需求側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方案》聚焦能加力、可落地、羣衆有實感的增量政策,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主要體現在供需兩端綜合發力、統籌促消費和惠民生、強化消費政策協同等三方面。
在惠民生方面,李春臨表示,《方案》提出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負擔的舉措,比如,實施兒科服務年行動,加強完全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支持,提高部分學生資助補助標準等。
《方案》結合百姓日常所需,提供更多元、更普惠的消費供給。如針對老年人,提出支持地方試點探索多層建築加裝電梯和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大家的出行和用餐將更加便利。針對年輕人,特別是“Z世代”,提出支持旅遊景區景點、文博單位拓展服務項目、合理延長經營時間,優化演出、賽事審批流程,推動巡演項目“一次審批、全國巡演”,讓看演出、看展覽、聽演唱會、出門旅行有更好的體驗。
《方案》中還提到,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等。對此李春臨表示,目前,相關職能部門正在積極加緊制定育兒補貼、勞動工資等政策,後續會陸續出臺,並進一步細化實化。
加強財政金融政策支持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表示,2025年,財政部將大力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惠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強化醫療、教育、養老、就業保障,支持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符金陵表示,將支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2025年,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667.4億元,支持各地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統籌相關資金資源,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聚焦重點領域和急需緊缺的職業工種,支持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羣體的就業工作,引導鼓勵企業吸納就業。
符金陵表示,還將提高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障水平。2025年,支持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同時,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人每年700元,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助力度,並安排醫療救助補助資金296.5億元,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製度綜合保障。支持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在支持重點保障教育投入方面,符金陵介紹,2025年,中央財政加大中央本級教育支出和對地方的教育轉移支付力度,優化教育支出結構,支持優質本科擴容和擴大學齡人口淨流入地區的教育資源供給。同時,通過提高部分學生資助標準、擴大政策覆蓋面,延續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償還政策,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等,減輕學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壓力。
此外,財政部還將繼續強化資金投入,支持保障困難羣衆基本生活,並配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體系,積極開展育兒補貼制度研究等工作。
將經濟發展與就業促進有機結合
“我們有信心繼續保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陳勇嘉表示,將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這充分體現了經濟發展與就業促進的有機結合,體現了產業政策、重大項目與就業政策的有機結合,抓住了穩就業、促就業的關鍵。
陳勇嘉表示,在崗位開發的方向上,將重點聚焦產業發展、擴大消費、重大項目和民生服務領域,爲勞動者廣開就業門路。在圍繞產業發展方面,深入挖掘先進製造業等新質生產力的就業潛力,穩定製造業就業規模,創造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在圍繞擴大消費方面,大力推動消費新熱點轉化爲就業的新渠道,帶動相關領域就業增長。在圍繞民生服務方面,在保障民生、發展縣域經濟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拓寬城鄉基層服務的就業空間。
在具體政策舉措上,陳勇嘉表示,將重點強化減負穩崗、擴崗激勵、創業支持和人崗匹配等,以促進重點羣體的就業和創業。在強化減負穩崗方面,主要是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穩崗擴崗專項貸款,適度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額度,擴大覆蓋範圍,引導企業穩定崗位。在強化擴崗激勵方面,主要是及時兌現稅收優惠、擔保貸款、就業補貼等政策,擴大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覆蓋面,統籌用好各類產業基金促進就業,鼓勵企業吸納更多就業。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