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政院長:央行可以考慮 發行數位新臺幣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圖/記者吳靜君攝)

記者吳靜君/臺北報導

近期歐洲央行(ECB)英國瑞士瑞典加拿大日本等央行已發行央行數位貨幣目標展開研究,並且預計在4月尋找各央行及國際清算銀行研究數位貨幣的問題,爲未來能在各國央行間不同的貨幣的結算,預計秋天完成報告。對於央行版本的數位貨幣,前行政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表達了三種看法:

一,鈔票不死,只是凋零而已

早在1995年當時的美國聯準會副主席Alan Blinder就主張美國應發行電子貨幣確保支付安全,可以提供民衆無風險的支付環境

當年金屬幣的消費者,可以逐漸接受紙幣;現代慣用紙幣的消費者,在使用非「法償」的電子貨幣,例如悠遊卡多年後,應也會接受數位貨幣,只是央行直接發行數位貨幣,可能危及商業銀行帳戶功能,在運用層面範圍上,宜審慎漸進。

2014年5月底,哈佛經濟學家Kenneth Rogoff則表示,數位貨幣應由大額鈔票着手,逐步廢除現鈔,代以電子貨幣。原因其一,各國央行爲刺激經濟採行低利率政策會受制於所謂的「零利率下限」現鈔會減少或消失,電子貨幣可強化此政策工具效果。其二,使用電子貨幣可增加稅收、打擊犯罪,因爲地下經濟均使用現金,而非法活動也以現金清算。

目前新臺幣通貨發行佔總存款約4.5%,應屬適中。但對未來支付環境預爲基礎研究,並考慮與其他數位貨幣的互動關係,也是應當。

二,在技術可行、有利消費安全、並可執行貨幣政策情形下 可考慮發行數位新臺幣

2015年作英格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哈丹(A. Haldane)在北愛商會發表演講,因英國利率環境原已偏低,如再降息可能觸及所謂的「零利率界限」,此時任何中央銀行都會左右爲難,如修正通膨目標,會影響經濟穩定;如採取量化寬鬆,不僅有副作用,又可能造成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界限不明,在選項有限的情形下,負利率變成不得已的選擇。

哈丹認爲,央行有效執行通膨目標,協助經濟成長,如考慮負利率政策,應搭配由央行發行電子錢,以避免凱恩斯的「流動性陷阱」,可以減少民衆轉持現金而抵銷貨幣政策的反效果。

哈丹雖爲強化央行貨幣政策力道而提出國家發行電子錢的想法,但是基於對數位時代消費者保護的考量,國家電子錢也是自然的選擇。在技術可行、又有利消費安全、並可執行貨幣政策的情形下,中央政府大可考慮發行電子貨幣。

如果中央銀行要建立其歷史定位,如能推動發行全球第1支電子貨幣像是數位新臺幣,藉以保護消費者、活化經貿秩序、鞏固貨幣政策,甚至進而能消除不法行爲,纔是最真正的歷史定位。

三,中國人民銀行發表CBDC的重要規劃,基於這幾年來科技的發展,顯然已有更高層次的思考,基於各國對CBDC陸續的研究成果,中央銀行應有更堅實的考慮基礎。

央行自行發行數位貨幣,是科技進步的必然,但對現有金融體系,自然也有無比的衝擊,這全新金融風貌的規劃、設計因應,都是中央銀行須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