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共嬋娟
中秋月圓,皓月高懸,皎潔溫柔,既不耀眼,也不暗淡。遊歷書本,遙想千年。元豐六年,你共張懷民散步中庭,共享清閒月影。漏斷人靜,你獨自揀盡寒枝,徘徊寂寞月影。七月既望,你與友泛舟赤壁,探討哲思月影。東坡,我於千年之後,也想與你共此嬋娟。 你望見了,望向那故鄉的月亮。愛妻王弗的離世,想必你是哀傷的。在此十年之後,你遙望千里之外的孤墳,萬語千言,不知何處訴說。那夜的月光,定然淒涼如霜。要不,你怎會在夢裡看見她?小小軒窗,緩緩梳妝。她的一顰一笑都掩映在光影中,“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你說,如果她看見你兩鬢的白霜,會落下淚來嗎? 我望見了,望見了那寄託相思的月亮。由我看來,柔美的月光中隱約有着外婆的樣子。在我的記憶中,外婆笑起來同今晚的月亮一樣,朦朧而溫煦,溫柔而堅定。總能在我猶豫不決時給予我力量。不知外婆今日可安好? 時光跨越千年,滄海變桑田。但至少,我與你看着同一輪月亮。 你們望見了,望向那密州的月亮。密州的那一輪月亮,堪稱舉世無雙。明月高垂天邊,同今日般皎潔。天空的黑幕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飄渺無依。你在月下獨酌,“起舞弄清影”感嘆着,“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中秋月夜,你雖與子由相距萬里,但仍共望明月,流淌在血液中的親情造就了一首流芳千古的詩篇——《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啊,皓月溫柔,只是她總有圓缺。 我們望見了,望向那承載祝福的月亮。今世中華太平,我們可以悠閒地與家人圍坐在院子中,望向那一輪明月,聽長輩們講着故事,享受這一份闔家歡樂。只是他國戰火不斷……中秋,多麼美好的日子,本該是團圓的日子,這一夜的月圓,又不知會載上多少人的相思啊!戰爭地區的孩子們佇立在廢墟上,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望向同樣明亮的月亮,他們又會想些什麼呢——會是“但願人長久”吧! 時光跨越千年,滄海變桑田。但至少,我們與你們看着同一輪月亮。 但願人長久,千年共嬋娟。
評語
全文圍繞“共”展開。由古到今,由“你”到“我”到“你們”再到“我們”。情感上亦是層層遞進,由愛情到親情再到家國情。情感真摯,作者在表達情感時,不刻意煽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誠的敘述,讓讀者能夠深刻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變化。文字優美,富有詩意,作者化用的蘇軾的詩詞,恰當又靈活。既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內涵,又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另外,以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交互的形式,寄語蘇軾,角度新穎。
(指導教師: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趙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