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警官謝鬆善:引入私人鑑定製 更易還原真相

鑑識專家表示,「私人鑑定」制度有建立的必要。圖爲鑑識人員到場採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盧正案因廿多年後一份鑑識報告重燃再審火苗,臺北市警局刑事鑑識中心前主任、綽號「阿善師」的鑑識專家謝鬆善直言,他與藍錦龍鑑定看法有若干出入,因此「私人鑑定」制度有建立的必要。

「我和藍錦龍都是異類,像我們這樣敢說敢做的鑑識人員很少。」曾參與林宅血案、江國慶案、蘇建和案等大案的謝鬆善說,完全尊重藍錦龍專業意見,存在爭議的案件若能讓不同鑑識人員多討論,更有助鑑識科學發展。

他說,藍錦龍稱鞋帶勒頸會留下網紋,但鞋帶拉緊變形就未必留下網紋,且不同的勒頸動作、力道與姿勢都有可能影響勒痕;聲紋比對要有錄音與鑑定報告纔算數,當事人的證詞不一定可靠。

謝鬆善贊同藍錦龍對「膠帶撕裂口」的分析,剪斷和拉斷的開口不同,這是非常明確的錯誤,但遺憾的是敢講話的人太少了;鑑識人員發現鑑識結果與偵查結論不符往往不願直接提出,除了受到同儕壓力,更得面對社會氛圍、輿論風向或政治壓力,「如果大家都說這個人有罪、這個人該死,你敢跳出來說不是嗎?」

謝鬆善認爲現在的鑑識技術比卅年前大幅進步,但鑑識人員往往抱持「做到六十分就好」心態,以不要上法庭爲原則,儘量避免「自找麻煩」,要突破此困境,「私人鑑定」制度至爲重要。他說,目前臺灣司法制度,當事人想請人鑑識要經過檢察官同意,導致幾乎沒有公家單位以外的鑑識報告,法庭上「專家對上非專家」要怎麼辯?「專家對專家」才更有可能還原最接近事實的真相。

「以前連電腦都沒有,用現代眼光看過去冤錯爭議,就像張飛打岳飛。」一名鑑識小隊長說,早年鑑識儀器、技術及觀念均不足,鑑識工作由刑事人員包辦也不專業,鑑識從刑事領域獨立後,如今已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