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 憂了小島樂了大島
(圖/路透)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關於如何處理化石燃料的討論與爭議,讓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極爲不滿,因爲一衆石油生產國家全力抵制「逐步淘汰」的建議,高爾嚴詞批評,「世界要急迫淘汰化石燃料,但這份文件讀起來,彷彿是由OPEC所寫」。
來自海島國家的代表者表示,他們會全力反對猶如「死刑令」的協議。馬紹爾羣島代表團團長席爾克指出「我們絕不會默默走向海底墳場」。
氣溫年年變暖,海面持續上升,對海島國家的確構成愈來愈大的壓力,此所謂「憂了小島」。但氣候變遷改變的絕不只是氣候而已,它的蝴蝶效應,最終也可能牽動地緣政治板塊變化,此即我所謂的「樂了大島」。
上世紀下半葉起,中東國家雖因油價上漲賺得盆滿鉢滿,但也警覺到地下油源終有枯竭,紛紛未雨綢繆思考推動產業經濟結構轉型,怎料轉型尚未成功,一個遠比油源枯竭更急迫的危機搶先到來。氣候加速暖化對一衆油國的威脅是,就算地下還有油源也必須淘汰棄用,中東油國除了抵制或拖慢逐步淘汰的決議,唯一能做的就是加速轉型。
中東油國要轉型,錢完全不是問題,關鍵要靠科技,尤其是新能源科技,也要靠基建、靠強大製造業、靠人才,尤其是工程技術人才,目前看來中國應是所有中東國家的最佳合作對象了。2021年,伊朗拔得頭籌,跟中國簽署多達4千億美元的「25年全面合作協議」,內容廣泛,包括加強能源、基礎建設、產能、科技、醫療衛生、農漁業、網路安全、教育、電影、人才培訓,幾乎是一個國家全面現代化的範疇,中伊此一合作想必也對其他中東國家起到示範作用。中東國家與中國關係的強化,因此是大概率的趨勢,這也必將牽動全球地緣政治板塊變化。
中東這個區域,除了古代因絲綢之路與中國有所聯繫,近代與中國並無太多淵源,反而因地處亞、歐、非要衝及石油因素,成了西方強國覬覦與染指之地,從早期的英法到上世紀的美、俄,無不皆然,也因此衝突戰火不斷。然而這樣的地緣政治形勢明顯正在變化,西方開始淡出,中國逐步進入。
1902年英國地理及戰略家麥金德提出亞、歐、非作爲全球最大陸地「世界島」的概念,認爲隨着鐵路的交通網絡普及,這個全球最大島必將成爲世界發展中心。麥金德的預言似乎正逐步變成事實,高鐵技術的突破,一帶一路的倡議,及中國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建交,再加上中東油國必須轉型與中國關係的強化,在在加速世界島的浮現。
這或許就是全球氣候變化,可能產生的蝴蝶效應:憂了小島,卻樂了大島。
(作者爲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