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不動產“登記難”50條新政頒佈後 鄭州全市近700個項目已有大致“解決方案”

自今年8月起,尤其是鄭州市不動產登記部門開始貫徹實施破解不動產“登記難”50條新政開始後,鄭州市內各不動產登記中心業務諮詢、辦理量直線上升,各辦事大廳日均辦件量較之前提升約兩成。

與此同時,包括鄭州市金水區錦藝金水灣4期、管城區億嘉國際公寓、金水區崗杜城中村改造項目、中原區六合匯富園等多個小區的業主也陸陸續續拿到了自己的不動產登記證書,困擾他們多年的“登記難”問題已迎刃而解。

那麼,破解不動產“登記難”50條新政開始執行後有哪些小區已經解決了曾經的“登記難題”?鄭州目前又有哪些小區正在依靠“政策開口”在辦理不動產登記?12月17日,大河報記者來到鄭州市不動產登記部門進行採訪。

先過“爛尾關”,又碰“登記難”,這個小區業主“很受傷”

今年12月13日,看着手中的不動產權登記證書,鄭州市金水區錦藝金水灣4期7號樓的胡先生(應受訪者要求使用化名,下同)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甚至“有點恍惚”。

“維權這麼多年,終於把它拿到手裡了!”胡先生告訴記者,曾經的他沒有想到,自己也會成爲曾經在網上看到那些“購房維權人”——從這套“舉兩家、6口人之力”湊錢買到房子的那天起,便開始了長達5年的“維權長征”。

胡先生告訴記者,自己2019年購買了這套位於錦藝金水灣4期,面積爲144平方的住房,也就是從當年起,項目便開始停工。

“我們一開始維權是因爲擔心‘爛尾’,當時只有建築主體,綠化等配套設施都沒有建成。”爲了“自救”,包括胡先生在內很多熱心業主加入了抱團自救的行列。“我們通過幫助開發商出售車位等方式湊齊了大概2000多萬的資金,加上政府‘保交樓’的注資措施,項目最終完成了建設。”胡先生說。

然而,讓搬進新家的胡先生和鄰居們沒有想到的是,雖然房子住上了,但象徵着房子產權的不動產登記證書卻遲遲沒有音訊。“‘房本兒’意味着啥大家都明白,人是住進來了,但誰敢說心裡住得踏實?別說交易、抵押,沒有不動產證,孩子上學都不知道拿啥來證明。”胡先生說。

爲了早日取得不動產登記證書,胡先生和鄰居們開啓了又一次維權。

但隨着他們的深入瞭解,胡先生和鄰居們的心“徹底涼了”,“我們知道有些項目會存在手續不全的情況,但沒想到會缺這麼多,手續從哪補起我們都不敢想。”胡先生說。

胡先生的說法也得到了鄭州不動產登記部門的證實。

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綜合登記一科負責辦理該項目歷史遺留問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覈查錦藝金水灣4期項目主要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未經規劃許可擅自建設兩處大門和圍牆導致無法取得規劃覈實意見;二是未取得房屋竣工驗收材料。

“該項目年代跨度大,情況複雜,無法補辦相關手續,且該小區業主早已入住,多年來拿不到不動產登記證書,已成爲了這裡居民的痛點問題。”該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說。

“雙檢雙評”舉措讓“問題樓盤”有了政策開口

2024年8月起,鄭州市不動產登記部門開始廣泛收集各類因歷史遺留問題而導致不動產“登記難”的線索,包括錦藝金水灣4期在內的一批“問題項目”,也進入了產權登記“快車道”。

面對辦理不動產登記基本要件的缺失,鄭州市採取了“雙檢雙評”的做法,即由項目屬地政府或建設單位委託具有資質的第三方結構安全性檢測機構,按照房屋安全性鑑定的基本要求對工程質量、結構安全和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等情況進行檢測驗證並出具報告;同時委託具備相應能力的技術服務機構對消防工程進行消防設施檢測、現場評定、並形成意見或報告。

“‘雙檢雙評’絕不是爲了‘爲走流程,而走流程’。這些檢驗、評價都需要經過專家論證、形成評審論證報告,相關職能單位還會從嚴把關,出具情況說明。‘多頭嚴格把關’讓羣衆的切身利益得以保障。”鄭州市不動產登記部門主要負責人說,在“雙檢雙評”措施開展後,解決了大量因無法取得規劃覈實,導致無法進行竣工驗收;五大主體(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間的矛盾導致無法正常辦理竣工驗收;因停工爛尾導致項目開工建設時標準規範與現行標準不一致,無法正常辦理竣工驗收的“登記難”問題。

記者從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瞭解到,截止2024年12月17日,在錦藝金水灣4期1405戶業主中,已有605戶居民取得了自己的不動產登記證書。

“不動產登記工作是‘依申請登記’,目前一些曾經困擾着‘問題樓盤’辦證的障礙已掃除,具備了辦理不動產登記證書的條件。但在現實工作中,很多業主是因爲人在外地、或存在房屋權屬糾紛、有產權繼承等特殊情況沒有前來辦理。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儘快前往位於各區的不動產辦事大廳辦理屬於自己的不動產登記證書。”上述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說。

“50條”將解決範圍擴展至8類不動產

記者瞭解到,自今年8月以來,與錦藝金水灣項目的情況相類似,鄭州管城區億嘉國際公寓、金水區崗杜城中村改造項目、中原區六合匯富園等多個小區的業主也陸陸續續拿到了自己的不動產登記證書,困擾他們多年的“登記難”問題已迎刃而解。

“從破解‘登記難’50條新政頒佈後,鄭州市內各不動產登記中心業務諮詢、辦理量直線上升。據統計,各辦事大廳日均辦件量較之前提升了約20%左右。”鄭州市不動產登記部門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比鄭州以往重點解決“住宅類因歷史遺留問題而導致‘登記難’”的範圍有所不同,此次新政策適用於省專項行動開展前建成且投入使用的城鎮住宅、行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衛生、教育等8類不動產。

“這是此次‘50條’的重大突破,我們統計結果也顯示,前些年很多沒有納入解決範圍的辦公樓、公共配套設施等這次佔比很高。”指着電腦中名爲“清理化解不動產‘登記難’專項行動信息系統”的操作界面,上述鄭州市不動產登記部門主要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截至目前,鄭州全市共收集、統計了2300個左右的項目納入研判範圍,其中近700個項目經初步研判已有了大致的“解決方案”。

“其他項目並不是不管了,而是因爲經初步研判,這些項目尚存在影響登記的問題和障礙。我們會將它們轉入‘移交整改臺賬’,並建議、敦促項目牽頭單位結合屬地政府和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將這些問題進行化解後,再納入‘化解臺賬’範圍,繼而申請不動產權登記。”他說。

此外,鄭州市不動產登記部門也希望通過大河報提醒廣大市民:如您也面臨到與上述問題相類似的難題,可前往項目所在辦事處反映相關問題,工作人員也會在瞭解項目情況後將其納入臺賬進行上報。

“‘小產權房’和違法佔用耕地或生態保護紅線、違反規劃應予以拆除、不能取得消防認定意見、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無法整改到位等6類不動產不屬於清理化解範圍。”關於破解“登記難”50條政策所解決的範圍,上述負責人強調說,新舉措把維護羣衆利益與追究單位責任區分開來,堅持以法律法規爲底線,以房屋質量安全爲紅線,嚴格區分問題性質,嚴禁以登記取代審批,堅決避免“搭車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