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發球的五個等級理論

打乒乓球,分發球和接球兩個過程。

發球在先,接球在後。

發球如父,接球如子。沒有發球,就沒有接球。

打乒乓球,可以沒有接球的過程,但絕對不能沒有發球的過程。

發球水平,可以分爲五個等級:

一等水平,發球直接得分。

這是優秀級水平。

說明發球特別好,對方沒有接球的機會。

二等水平,發球能爲自己攻球創造條件。

這是良好級水平。

是發球應當追求的理想目標。

因爲在乒乓高手之間,發球直接得分機會特別少,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它不應該成爲我們追求的目標。

但是,發球爲自己攻球創造條件,還是容易做到的。

比如發短球,迫使對方上前,然後馬上攻長球,讓對方因來不及退臺而失誤;

髮長球,迫使對方退後,然後接一個短球,讓對方因來不及上前而失誤;

發正手球,迫使對方移到正手位接球,然後馬上回一個反手球,對方就會因來不及左移或右移而失誤;

發反手球,迫使對方移到反手位接球,然後馬上回一個正手球,對方就會因來不及右移或左移而失誤。

三等水平,發球無法被對方進攻。

這是發球的基本目標。

對方無法進攻,只能防守,說明打球的主動權,仍然在發球方手中。

發球方贏球的基礎很好,贏球的概率很大。

四等水平,發球被對方進攻。

這是發球的較差結果。

發球被對方進攻,說明發球方的主動權,已經轉移到接球方手中。

發球方變成了被動防守方,相當於發球基本失敗。

五等水平,發球直接失誤。

這是發球的最差結果。

屬於發球完全失敗,對方沒有接球就直接得分。

相當於發球方給接球方送分。

你的發球屬於哪一個水平級呢?你離理想目標還有多遠?歡迎球友們留言討論,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