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雙流防砂壩闢生態廊道

屏東雙流溪壩體改善工程除補強壩體,最大亮點是減輕河川生態阻隔,導入生態友善措施,打造斜坡式鋪石魚道等多項友善動物生態廊道。圖/屏東分署提供

屏東雙流防砂壩歷經颱風豪雨損壞老化,3年前着手改善,去年6月動工,導入生態友善措施,工程區域除有特有種如屏東須𫚭等魚類及拉氏清溪蟹、黃灰澤蟹等蟹類,周圍天然林亦有食蟹獴、穿山甲、白鼻心等哺乳類及多種兩棲類與爬蟲類野生動物棲息,工程與環境達到共存共榮。

臺灣早年興堤築堰,對生態環境較少關注,泥水工程對生態常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興建於1985年的雙流防砂壩,近年除補強壩體延壽外,最大亮點是邀學者專家打造斜坡式鋪石魚道等多項友善動物生態廊道,減輕生態阻隔。

清大教授曾晴賢有感於過去攔河堰、水庫、護岸工程摧毀生物棲地、阻斷洄游生物上溯水路、影響溪流水位流速,甚至改變水系分佈位置,指生態檢核機制,可減少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

逢甲大學水利發展中心陳宣安舉例,防砂壩下游常有魚躍行爲,但受壩高阻隔,友善生態的作法,除減少壩體下游淘刷,也在壩體中央作穿透式切口,打造斜坡式鋪石魚道,降低對洄游性魚類阻隔。工程技師吳文靖說,防砂壩下方設置深潭,保留部分大石塊,在河道里產生自然流況。深潭往上游爲斜曲面魚道,魚類通過魚道後,可在集魚區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