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 黃喉貂出沒保力溪 創最南部分佈紀錄
林業保育署與嘉義大學團度合作,進行保力溪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最近記錄到黃喉貂出沒身影,創下最南端的影像分佈紀錄。(林業保育署提供/林和生屏東傳真)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與嘉義大學老師邱鬱文團隊合作,自2020年起透過保力溪森川裡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最近記錄到黃喉貂出沒身影,衆人驚呼,這將是目前臺灣現有資料庫中,最南端的影像分佈紀錄。
臺灣林地面積佔陸域面積50%以上,國有林事業區面積約佔林地面積的87%,透過法規畫設的自然保護區涵蓋19.2%,串聯起中央山脈生態保育軸帶,除涵養水分、穩固國土外,同時維護生物多樣性使森林物種受益。
鑑於國有林外的淺山丘陵、平原到海岸地區是人類居住生活的主要區域,也是近6成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所,爲此,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2018年開始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劃」,藉由中央山脈與海岸生態系的連結,營造友善生態環境的廊道,保全裡山與裡海生物與文化多樣性。
近期監測團隊意外在保力溪森川裡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中,記錄到黃喉貂出沒,黃喉貂又名「羌仔虎」,可以獵捕比牠大好幾倍的山羌,多半成羣結隊共同獵捕。團隊表示,確實除了發現黃喉貂影像外,調查位點也是山羌頻繁出沒的地方,2物種出現的關聯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與分析。
由於保力溪及鄰近裡海地區是恆春半島重要的海岸林保育軸帶,除了有陸蟹分佈,也是淺山物種的棲地。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呼籲,民衆如有途經保力溪中、上游路區段,從事遊憩活動時,能落實無痕山林、垃圾不落地、避免餵食野生動物、不選擇使用動力交通工具破壞溪牀,以友善環境行動,共同維護陸域及水域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