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總統 無恥士大夫
(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灣淪落至今,馬英九、蔡英文兩位總統人格特質之錯置,士大夫的無恥,都責無旁貸。
其實,蔡英文的政治目標很清楚。第一任是全面執政,控制五院,箝制輿論,追殺反對黨;第二任則壯大派系,建構後小英時代的影子領導。目標確立,她就殺伐果斷「遇山開路,遇河搭橋」,軍事、法律、行政、教育…手段齊下。反對的聲音「不許讓我聽到」,讓網軍以鋪天蓋地的反擊消音。這6年我們赫然發現,總統權力真大,立法、設官、用人,隨心所欲!回頭一看,馬英九怎麼把總統做得那麼小:政策,一質疑就退縮;官員,一罵就下臺。蔡英文的偏執與馬英九的懦弱,造成今日荒謬的臺灣。
蔡英文以「親美反中」爲施政核心主軸。那可不僅是政策,而是要形成深入骨髓的基因,可長可久,這就得靠文化及教育了。於是,「去中課綱」成了奠基工程,雙語政策、本土語文必修、本土語彙辭典…則是一根根樑柱、一塊塊磚石,意圖把臺灣構築成一個沒有中國元素的元宇宙。
蔡政府以「提升國家競爭力」爲由,全面啓動教育體系的雙語化,要求各大學全力推動雙語教學。於是臺師大國文系以英語刊登徵才,徵求思想、語言、文學專長領域教師,需全英語授課。淡江大學中文系則公告師資招聘事項,要求文字、聲韻、訓詁學專長專任者,需具備全英語授課能力。文史學界一片譁然。
因爲從文字開始,中文象形,英文拼音,本質不同;中文一字一聲,英文一字數音節,聲韻迥異;外加歷史不同、文化不同,許多詞彙根本無法精準對應,構築而成的意義與意象更難以言詮。一本紅樓夢就沒有能被各方認可的英譯本,遑論經典、詩詞、文字聲韻訓詁學?全英文授課絕對造成菁華盡失,徒留糟粕。試問,英國人會用中文教英國學生學《莎士比亞》嗎?
荒謬事非此一樁。教育部爲了推動本土語文必修課,強行沒收號稱「108課綱最大亮點」的「彈性課程」。一夕之間,全臺灣國中老師數年研發課程的心血與熱情,付諸東流。近期國教院又在官網公開徵求流行語彙,納入「臺灣新興詞語彙編」,計劃歷時3年,由10名專家學者組成工作小組,審覈那轉瞬即逝的本土淺碟流行語。樁樁荒謬,件件指向蔡英文施政的核心主軸。總統的偏執,讓國家政策本末倒置,讓國家競爭力江河日下。
但只有總統該負責嗎?一個人成就不了如許多事,那是在胡蘿蔔與棒子交相運用下,士大夫的屈膝完成的荒謬。這點,馬英九不懂,而蔡英文太懂。(作者爲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