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建國》九二共識仍是定海神針
即將出任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總召集人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建議韓國瑜別再使用「九二共識」,改用「憲法一中、臺灣優先」的概念,理由是,大陸方面並不接受「一中各表」,民進黨又不斷抹黑「九二共識」,國民黨根本無力還其原貌,於是,「九二共識」不但在臺灣內部沒有共識,還會成爲意識形態紛爭困擾的來源。
但衡諸海峽兩岸的方方面面,「九二共識」還是現階段兩岸關係最甜蜜的接榫,除非大陸放出了其他訊號,否則,一動不如一靜。
蘇起在2000年提出以「九二共識」的說法來包裝「一箇中國,各自表述」的立場時,大陸原先並不認同,懷疑其中包藏着臺獨的禍心。後來,經過一陣子的論述攻防,大陸才漸漸接受了「九二共識」,甚至於將之視爲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
誠然,大陸並不接受「九二共識」的內涵是「一中各表」。對於大陸來說,1992年「香港會談」之後,經由函電往返,到同意「一箇中國原則」可以由兩會各自採用口頭方式來表述,整個過程和結果,應該定調爲「同表一中」,而不是「一中各表」。這也是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的講話中,以「海峽兩岸同屬一箇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來界定「九二共識」的原因。
但是,有鑑於臺灣政治生態的現實情況,大陸也從來不否定在其主場範圍之外,臺灣可以用「一中各表」來解讀「九二共識」。當雙方必須同臺表述的時候,大陸的底線就是「一中不表」,只講「九二共識」,不必糾結於「同表一中」或「一中各表」。這是創造性的模糊,讓雙方可以互釋善意,達成彼此順暢交往的默契。
換句話說,不否定臺灣可以在大陸主場之外以「一中各表」來解讀「九二共識」,是大陸方面劃下的兩岸良性互動底線。超過這個底線,在當前的兩岸情勢中,很難獲得大陸的善意回應。
張善政主張「憲法一中」,原本不會引起大陸方面疑慮,但是,他又解釋他強調的是「文化和血緣的一中」,並不接受「政治一中」。這就讓「臺灣優先」引發出一些可能非張善政本意的聯想,降低了大陸接受的可能性。
同時,張善政認爲,只要不再提「九二共識」,就可以消除藍綠之間最嚴重的對立,恐怕太樂觀了。蔡英文和獨派人士連「兩岸一家親」都說不出口,不願意承認「文化和血緣的一中」,又怎會接受「憲法一中」的倡議?
由於大陸已經將「九二共識」明載在諸如中共十九大報告和《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講話等重要的文件中,在可見的未來,「九二共識」將是大陸善意對待臺灣的通關密語,唯有承認「九二共識」,纔可能讓兩岸之間良性互動與和平發展。
其實,韓國瑜對於兩岸關係已經做了頗爲務實的論述,就是在承認「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維繫兩岸和平,促進良性互動,以謀求「臺灣安全、人民有錢」。衡諸當前、展望未來,這樣的立場仍然是比較踏實穩妥的。(作者爲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