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永續發展 專家籲企業改捐碳權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9日舉行ESG論壇「綠活淨零、領航永續」,臺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右起)、《中國時報》社長黃樹德、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晉等人出席。(鄧博仁攝)

臺北市市長蔣萬安(右)大讚ESG論壇非常有意義且跟上國際趨勢。前排左起爲臺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中國時報》副社長暨總經理王儒哲。(鄧博仁攝)

在國外逐漸盛行的碳稅概念,歐盟已在2023年試行課徵,預計2026年上路。前內政部部長、臺灣大學土木系教授李鴻源9日呼籲,臺灣時至今日還在摸索規則,政府與產學界必須加快腳步,因爲這是未來趨勢;他也建議企業把給宮廟的捐款改爲捐碳權,進一步帶動宗教與社會責任的串聯。

李鴻源昨在「綠活淨零、領航永續」ESG論壇與《中國時報》社長、總編輯黃樹德對談。李表示,ESG範圍相當廣,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但只靠政府推動會相當被動。他舉例,透過宗教領袖號召信衆宣講節能減碳議題,傳播效率會非常好,只要各大宗教喊話減碳,數年內就可以減少上千萬噸的二氧化碳。

李鴻源也打趣說,他也曾向廟宇建議,企業要捐款應該不要捐錢,而是捐「碳權」,就會形成循環經濟,並且進一步帶動宗教與社會責任。

李指出,媽祖遶境是非常高碳足跡的活動,過程中都會有善心人士提供餐點、用品,多數是一次性餐具或塑膠袋,「所以我想向廟宇提出低碳遶境,只要減少碳排量,甚至未來還可以申請碳權。」

黃樹德也直言,他與李鴻源相識許久,起初很多李當下提出的概念可能難以理解,隨着時間推進,會發現都相當重要。他也追問,節能減碳對於企業來說,很多是「不得不」的作爲,不僅主動性較低,甚至相當耗費資源與金錢,是否有較「不花錢」的做法?

李鴻源說,節能減碳沒有特效藥,需要各行各業努力,也是一種文化問題,他擔任臺北縣副縣長時,曾推動一次性餐具不得進入縣府,並與周圍便當店業者協議提供可回收鐵餐盒,只需要1個星期,臺北縣政府垃圾僅剩下原本的4分之1。

李鴻源建議,如果政府要帶頭節能減碳,「遷都臺中」是最有效的做法,對比現在首都在臺北,光是運送物品的碳足跡就能減少近3分之1,中央政府應該用國土規畫角度看整個ESG與節能減碳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