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消長陳亭妃是關鍵 「信賴」團隊難影響2026選舉

不少派系人士、黨內高層都認爲,即使賴總統掌握半數以上中常委、中執委席次,也很難控制2026年地方選舉人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全代會今天登場。有派系人士認爲,全代會後英系式微恐有一波跳傳潮,稱英系的組成是「以利相交,利盡則散」;黨內人士說,派系掌握席次的消長關鍵在於立委陳亭妃,比例與現況相差無幾。北市黨部主委張茂楠認爲,中央黨部黨職改選很難影響2026年地方選舉,畢竟初選機制行之有年,不會因爲某人喜歡誰,就讓誰來選。

派系人士認爲,目前全代會黨執改選,對於臺北市還不明朗,因爲地方黨部主委選舉纔剛結束,各派系主委能夠在這2年內做好佈局,現任主委張茂楠是英系,全代會結束後,要觀察這2年賴清德會如何吸收英系成員,畢竟英系的組成是「以利相交,利盡則散」。

派系人士說,民進黨過去派系演變,是某個人擔任總統後自然形成一個派系,但卸任後曾經加入派系運做的人,恐怕就必須與其他派系合作,甚至要加入對方,事實上,當年的扁系、遊系因爲合作,最後變成正國會,接下來會有「賴系」與新潮流作區隔。

英系北市議員洪健益表示,民進黨每2年選1次黨職,絕對會有「次團體(派系)」消長,也是黨內民主的常態,無法預期會有何種結果。至於是否影響2026年地方選舉?洪直呼「想太多」,畢竟提名機制不會因爲哪個次團體成爲黨執後而有影響,即便是「徵召」也有提名組,透過協調、民調來決定要派誰參選艱困選區。

洪健益說,通常提名市長候選人,除了觀察個人聲量外,還要確認知名度能不能轉換成支持度,其次是要與地方黨部、地方議員與市議會黨團進行溝通,在共識下經由中央黨部公開協調、徵召方式產生人選,但目前臺北市長人選並不明朗,仍有待觀察。

黨內人士指出,以中執委、中常委席次來說,其實不會有太多變化,這屆選舉關鍵在於正國會,因爲陳亭妃脫派系參選,現在正國會有2席,可是陳亭妃與其他參選的正國會成員票源重疊,加上有陳私下找英系協助,就看雙方如何合作,否則比例上來說,一樣是新潮流、賴系會最多,綠色友誼連線是新系盟友,民主活水還能不能撐住很難說。

至於地方選舉,黨內人士說「市長選舉還早,現在完全看不出來,目前人選都沒浮出檯面」,市議員的影響更小,初選都是自己人殺自己人,與黨執幹部無關,單看各派系要如何協調,最後都會透過初選機制提名,不是想放誰就放誰。

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張茂楠預期,全代會黨職選舉過後,賴總統領導的新潮流、賴系可能掌握過半席次,也能獲得過半數派系支持,府院黨團隊可以運作順暢,在黨內未來也要「完全執政、完全負責」,不同派系會監督,但不至於杯葛。

張茂楠認爲全代會後民進黨職改選不會影響2026年地方選舉,現在市議員提名都有規則,市長提名也有民調等配套措施,行之有年,不可能因爲賴總統喜歡誰就讓誰來選,不會強力介入,尊重民主制度,提名人選絕對不能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