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法林加撤回論文 涉及大陸華南師大、中山大學
2016年諾貝爾獎得主法林加撤回1年前《自然》論文,涉及華南師大、中山大學。(澎湃新聞資料照)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南師範大學名譽教授法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發現去年發表的論文說法有潛在問題, 7月10日撤回該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研究分子馬達的論文。
分子馬達是生物化學分子構建成的「發動機」。法林加合成出世界首個人工分子馬達,被認爲將「蒸汽機時代」帶入到分子維度。
法林加是前述撤稿論文的通訊作者之一。其署名單位是位於荷蘭格羅寧根的大學斯特拉廷化學研究所和位於中國廣州的華南師範大學國家綠色光電子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華南師範大學-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分子科學與顯示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
涉事論文的另一通訊作者是趙德鵬。其署名單位是廣州中山大學藥學院、廣東省手性分子與藥物發現重點實驗室。
《自然》期刊10日,發表撤稿說明稱,「作者已經撤回了該文章,因爲他們發現了其中一個說法的潛在問題:分子馬達在報告的條件下(如果定義爲完全無干擾)自主運行。進一步的後續實驗發現,該系統對燃料消耗過程中的pH值(酸鹼值)變化非常敏感。事實上,隨着時間的推移,溶液會顯鹼性,這排除了自主化學驅動旋轉循環的可能性,而在每個環化步驟後添加一些酸根本不會產生干擾。Ke Mo、Yu Zhang、Zheng Dong、Xiaoqiang Ma、法林加和趙德鵬同意撤回。Yuhang Yang尚未回覆編輯/出版商關於撤回的任何信件。」
涉事論文的標題是〈本質上化學驅動單向旋轉的分子馬達〉(Intrinsically unidirectional chemically fuelled rotary molecular motors),於2022年7月6日線上發表。
該論文稱,生物系統主要利用化學能來爲自主分子馬達提供燃料,從而使系統失去平衡。受到細菌鞭毛馬達、三磷酸腺苷合酶、光動力單向旋轉分子馬達等旋轉馬達的啓發,科學家們致力於設計僅由化學物質驅動的合成分子馬達。然而,設計使用化學燃料自主運行同時具有內在的結構設計項目的人工旋轉分子馬達,以允許它像三磷酸腺苷合成酶一樣的完全360°單向旋轉運動,仍然具有挑戰性。
在這裡,展示了具有三種不同的立體化學元素的同手性聯芳基Motor-3,是一種旋轉電機。其兩個芳基圍繞由化學燃料驅動的單鍵軸進行重複的單向360°旋轉。它經歷連續的酯環化、螺旋反轉和開環,並在自主旋轉循環上實現高達99%的單向性。該分子旋轉馬達可以以兩種模式運行:與化學燃料脈衝同步運動和酸堿振盪;以及在微鹼性水環境下化學燃料存在時的自主運動。這種旋轉電機設計具有對旋轉方向的內在控制、用於自主運動的簡單化學燃料以及近乎完美的單向性。
但在發表5個月後,2022年12月22日,該論文被附上「編者注」稱,「請讀者注意,作者發現,本文所報導的分子馬達的運動似乎對燃料消耗過程中發生的pH值(酸鹼度)變化非常敏感。編輯部將根據對這一問題的調查做出進一步迴應。」
又過了7個月,前述論文在發表一年後,因爲發現論文中一個說法的潛在問題,被作者撤回。
華南師範大學新聞網顯示,2018年5月6日上午,在廣州大學城華南師範大學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法林加教授和華南師範大學周國富教授,共同簽訂華南師範大學-格羅寧根大學分子科學與顯示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共建協議。
2019年,法林加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學部官網顯示,法林加,男,1951年5月生於荷蘭,荷蘭國籍,2016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78年獲得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荷蘭格羅寧根大學Jacobus H. vant Hoff分子科學傑出教授、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外籍榮譽院士、2010年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201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