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銀行今年合併逾250家 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進行時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許爽 廣州報道

9月2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防風險方面,金融監管部門聚焦重點領域,壓茬推進化險工作,努力爲經濟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金融環境。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部署,積極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堅決避免風險外溢和傳導。目前,高風險機構集聚的地區,都已經形成了具體的改革化險方案,正在“一省一策”穩妥有序地推進實施。

從今年整體情況來看,農村中小銀行合併重組進程明顯提速。據企業預警通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61家(含擬定)中小銀行進行合併或改制,其中村鎮銀行83家、農商行59家、農信社117家。僅8月份,就有超140(含擬定)家中小銀行進行合併或改制。

事實上,農村中小銀行合併重組是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的重要路徑。2021年初,原銀保監會曾發佈《關於進一步推動村鎮銀行化解風險改革重組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及,進一步督促主發起行落實風險處置牽頭責任,推動村鎮銀行改革重組,加快村鎮銀行補充資本,強化風險處置,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今年5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農村中小銀行監管司黨支部曾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加快推動農村中小銀行兼併重組,減少農村中小銀行機構數量和層級,加強集中統一管理,因地制宜優化機構佈局,重塑經營機制,促進風險持續收斂。

而從目前各家銀行機構的合併重組情況來看,多地省聯社改革取得積極成效是推動今年農村中小銀行合併節奏提速的重要因素。

農村中小銀行改革化險加速

近日,又一家村鎮銀行進入“村改支”進程。9月20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佈公告,北京金融監管局同意北京銀行收購北京延慶村鎮銀行並設立北京銀行高塔支行,承接北京延慶村鎮銀行全部的資產、負債、業務和員工。

村鎮銀行是我國縣域地區重要的法人銀行機構。自我國在2006年啓動村鎮銀行試點工作以來,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村鎮銀行已成爲機構數量最多、單體規模最小、服務客戶最基層、支農支小特色最突出的“微小銀行”,在支持農戶和小微企業、助力縣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爲紮根縣域、支農支小的金融生力軍。

截至2023年末,全國村鎮銀行數量1636家,佔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數的36.44%;村鎮銀行資產規模2.22萬億元,各項貸款1.45萬億元,戶均貸款餘額28.68萬元,貸款餘額佔銀行業金融機構總數的0.68%。

在村鎮銀行發展過程中,誕生出不少“小而美”的“微小銀行”,例如安徽壽縣聯合村鎮銀行、霍山聯合村鎮銀行、霍邱聯合村鎮銀行等三家聯合系村鎮銀行截至2023年末,存款餘額29.96億元,貸款餘額28.74億元,戶均貸款餘額19.56萬元;三家銀行不良率分別爲0.57%、0.48%、0.49%。在網點經營方面,上述3家銀行共有營業網點16個,其中社區營業網點8個,鄉鎮營業網點8個,員工總人數219人。

但近年來,部分村鎮銀行亦面臨不良貸款率呈上升趨勢、個別村鎮銀行出現風險事件的局面,嚴重影響和制約其可持續發展和金融服務能力。

業內人士指出,過去一段時期,由於部分縣域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制度和體系不夠健全,部分分散經營能力較弱、自身造血能力較弱、風險管理較弱、公司治理薄弱的村鎮銀行在經濟下行背景下風險逐漸暴露,引發監管關注。

爲此,金融監管部門積極推動農村中小銀行改制化險。9月2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防風險方面,金融監管部門聚焦重點領域,壓茬推進化險工作,努力爲經濟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金融環境。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部署,積極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堅決避免風險外溢和傳導。目前,高風險機構集聚的地區,都已經形成了具體的改革化險方案,正在“一省一策”穩妥有序地推進實施。

從各地實踐來看,農村中小銀行被合併後成爲主發起行的分支機構是目前較爲主流的改革化險模式,而合併的方式則主要爲吸收合併、收購合併和新設合併。

例如,河北正定農村商業銀行吸收合併贊皇隆興村鎮銀行;華夏銀行獲批收購北京大興華夏村鎮銀行並設立華夏銀行北京康莊路支行及北京龐各莊支行等;海南農村商業銀行由原海南省農信聯社及19家市縣行社以新設合併方式組建。

在主流的“村改支”模式以外,“村改分”亦逐漸成爲新趨勢。今年4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公佈批覆,同意廣東南粵銀行收購中山古鎮南粵村鎮銀行,並設立廣東南粵銀行中山分行。與此前較爲盛行的“村改支”模式不同,此次是行業內首例村鎮銀行被收購後新設分行的案例。

今年6月,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佈一則批覆,同意惠州仲愷東盈村鎮銀行被東莞農商銀行吸收合併而解散。同時,惠州仲愷東盈村鎮銀行被吸收合併後,將設立東莞農商銀行惠州分行。

據企業預警通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61家(含擬定)中小銀行進行合併或改制,其中村鎮銀行83家、農商行59家、農信社117家。僅8月份,就有超140(含擬定)家中小銀行進行合併或改制。

從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金融許可證退出情況來看,今年已退出的村鎮銀行數量亦已超2023年全年。

三家省級農商行今年已合併81家銀行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省聯社改革取得積極成效是推動今年農村中小銀行合併節奏提速的重要因素。

步入2024年,各地省聯社改革步伐明顯加快。自2022年4月,深化農信社改革“第一單”浙江農商聯合銀行掛牌成立至今,內蒙古、江蘇、河南、江西、海南、湖北、貴州、廣西、四川、浙江、遼寧、山西等至少12地公開明確或落地省聯社改革方案。

9月10日,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官網發佈公告,該社召開社員大會,審議通過《江蘇農村商業聯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籌建工作方案》等相關提案,決定在江蘇省聯社基礎上組建江蘇農村商業聯合銀行(暫定名)。

今年以來,已有海南農村商業銀行、四川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廣西農村商業聯合銀行等三家省級農商行獲批開業。在本輪省聯社改革中,至少有8家省級農商行獲批開業,包括遼寧農村商業銀行、河南農商聯合銀行(今年7月已決議組建河南農商行)、山西農商聯合銀行等銀行。

從企業預警通相關數據來看,省級農商行仍是合併農村中小銀行的主力軍。僅遼寧農商行、河南農商行、海南農商行三家農商行今年已合併81家機構。其中,遼寧農商行合併36家、河南農商行合併25家、海南農商行合併20家。

今年7月28日,河南農商銀行籌建工作小組發佈公告稱,河南農村商業聯合銀行、鄭州農村商業銀行,以及滎陽利豐村鎮銀行等共25家法人機構已分別完成內部公司治理程序,審議通過了以新設合併方式組建河南農商銀行(以監管部門覈准名稱爲準)相關事項並形成決議。

而在今年8月3日,在《內蒙古日報》刊登的一則公告透露內蒙古農商行的籌建走向。公告指出,內蒙古農信社聯合社、93家內蒙古農信法人機構及其發起設立的26家區內村鎮銀行(以下合稱:涉改機構)已分別完成內部公司治理程序,審議通過了以新設合併方式組建內蒙古農商行相關事項並形成決議。

上述120家涉改機構以新設合併方式組建內蒙古農商行,涉改機構的債權債務由內蒙古農商行承繼。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江蘇和內蒙古兩地的省聯社改革方案均體現了強管控的改革趨勢,有利於降低金融風險。江蘇和內蒙古兩地省聯社改革能強化對農合機構的管控,有利於形成規模效應,也有利於更好地補充銀行資本。

華西證券分析師姜丹認爲,不管是哪種改革方案,改革後的省農商聯合銀行/省農商銀行/省金融控股公司等,都將會對下轄農信機構形成統管,形成“全省一盤棋”的管理趨勢,強化了其對區域機構成員的管控力度。改革之後的省聯社整合、協調全省資源的能力更強,能夠更好的防範小銀行信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