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萬人等待移植 器捐者不及1成

疫情解封后,2023年器官捐贈人數達416位,有望回升至疫情前水準,卻仍不及器官等候人數的1成。圖爲臺大醫院《向器官捐贈者致敬》雕像。(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推行器官捐贈數十年,「遺愛人間」的風氣逐漸被大衆接受,雖2021、2022年受疫情影響而下降,尤其2021年僅294位,一度創下近5年新低。疫情解封后,2023年捐贈人數達416位,有望回升至疫情前水準,卻仍不及器官等候人數的1成。

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統計,2023年有1萬1353名患者等候器官移植,以腎臟8730人位居第一,其餘依序是肝臟1009人、心臟276人、肺臟101人、胰臟79人及小腸8人,另有眼角膜1218人,不過捐贈人數僅416人,遠不及器官等候人數的1成。

目前國內3種器捐途徑包括大愛捐贈、五親等以內血親或配偶可進行活體捐贈,以及非親屬捐贈(開放腎臟媒合,推動4年來掛零),但仍以大愛捐贈爲主要來源。今年醫療機構器官捐贈簽署人數達56萬2925人,然而,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的民衆,真的走到臨終時,仍會受到許多因素無法順利捐出器官。

童綜合醫院外科醫師薛冠羣說,生前簽署器捐的民衆最終能否捐出多爲家屬決定,第一個阻力往往是親屬,因親情關係、宗教因素、保留全屍等觀念不願捐出,同時與地域相關,中南部家屬觀念仍偏傳統些。

薛冠羣表示,其次是病人的病況不適合,以及醫院規模不夠或沒有腦死判定等器捐相關專業人員,都會影響器捐進行。臺中榮總外科部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晨洸表示,中榮大愛捐贈多爲無法符合腦死規定而受阻,有時家長很有意願,執行面上卻無法進行。

衛福部2017年後開始推動「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盼幫助更多人完成器捐遺願。不過楊晨洸也坦言,腦死捐贈除能造福更多器官病人,受贈者恢復狀況也會比心死捐贈的受贈者佳。

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秘書長張美茹指出,近年在推動器捐上有愈多民衆不排斥、甚至願意主動詢問資訊,每年協會可協助逾9000人籤卡,年齡落在21歲至40歲的民衆佔70%,但也有約3%民衆因家人反對和改變主意而申請撤卡。

歐美國家器捐風氣盛行,尤其西班牙每百萬人口的器捐率更是數十年穩居全球第一,其推行的「推定同意制(默許制)」更一度在臺灣掀起討論是否推動。

張美茹說,各國風俗民情不同,直接沿用他國制度不見得適合。更重要的是,應推動國人更早思考面臨生命末期的選擇,默許制背後的意涵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