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70億,一家北京明星企業要IPO了

久違一幕,A股又迎來了儲能企業上市的消息。

隨着政策及市場變化,在多家儲能企業選擇暫緩或終止上市的情況下,海博思創於2023年6月提交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後,又於近日成功通過上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覈。

在海歸博士張劍輝的帶領下,這家公司通過提供儲能系統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與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特變電工等達成合作,不僅一年收入近70億元,還持續處於盈利狀態。

從啓迪之星創投、IDG資本、啓明創投、清控銀杏、騰業創投、清控華科、武嶽峰科創、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陸石投資、藍圖創投、蔚來資本、東方江峽、長江資本、絲路華創、雲和方圓、華能資本、浙能集團、國新融智等手中拿到超過15億元后,海博思創的估值也超過63億元。

海歸博士創業,幹出一家北京明星公司

在國內儲能行業剛起步時,張劍輝便帶領團隊一頭紮了進去。

本碩從清華大學畢業後,他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拿到博士學位。在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任職期間,他負責的工作包括研究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並且還遇到了日後一起創業的夥伴。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劍輝參加了中關村管委會關於吸引海外人才回國創業的政策宣講。判斷新能源相關的技術在中國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他於2010年萌生了回國創業的念頭。

作爲回國創業計劃的一部分,他選擇在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智能電網集團擔任首席技術官,負責電網儲能與微電網控制技術的研發,同時近距離感受國內新能源市場的水溫。

不久後,經過與前同事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博士錢昊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碩士舒鵬深入溝通,他們決定從北京踏上創業之路,並將智能電網儲能系統與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作爲重點發力的方向。

在公司還沒有成立前,他們便憑藉能提高電池效能的產品,拿到了東風汽車的訂單。意識到創業的時機成熟後,他們於2011年11月創立了海博思創。與此同時,張劍輝的妻子徐銳也以副總經理的身份一起創業。

創業初期,爲了讓公司順利運行並研發產品,張劍輝和團隊成員不僅拿出自己的積蓄,甚至還抵押個人房產去貸款。

從2011年開始,這家公司爲客戶提供電池系統相關的產品,並在2012-2013年期間相繼完成國家電網微網儲能項目、南方電網分佈式模塊化儲能項目等示範項目,自身的銷售額也從2012年的450萬元增長到次年的1800萬元。

隨着市場環境的變化,他們從2019開始將業務聚焦在儲能系統業務領域,並收縮動力電池系統業務和新能源車租賃業務。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沒有動力電池系統業務,並計劃在2025年完全剝離剩餘的新能源車租賃業務。

IDG、啓明看好,估值超63億元

一路走來,海博思創累計融資超過15億元。

成立之初,這家公司便獲得北京市有關部門的100萬元資金支持。對於缺乏資金的海博思創而言,這筆錢無疑是一場及時雨,讓他們的起步變得更加順利。

看中他們未來在儲能方向上的突破能力和發展潛力,啓迪之星創投在這家公司成立半年後果斷出手。2012年8月,海博思創完成1500萬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啓迪之星創投和清控銀杏。

三年後,他們又從IDG資本、啓明創投、清控銀杏、騰業創投等手中拿到1.3億元。在支持公司動力電池業務基礎上,IDG資本還幫助他們拓展了在儲能領域的業務發展。

2016年2月,海博思創完成4.45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啓明創投、清控華科、清控銀杏、武嶽峰科創、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2019年12月,清控銀杏、武嶽峰科創、陸石投資、藍圖創投等投資者除了購買老股,還一起投了這家公司超過6100萬元。

當時間來到2021年,他們先是獲得蔚來資本、東方江峽、長江資本、絲路華創、雲和方圓、華能資本、清控銀杏、國新融智等投資的約5.6億元,後又從浙能集團、雲和方圓、華能資本、國新融智、絲路華創等手中拿到約3.4億元。

那個時候,在蔚來資本看來,受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的影響,儲能產業正在爆發,“海博思創作爲儲能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具有豐富的經驗。”

伴隨着投資者的看好,海博思創的估值也在不斷增加,由2012年11月不到4000萬元,到2021年9月超過63億元。

上市前,張劍輝和徐銳夫婦持股32.33%;啓明創投持股8.12%,清控銀杏持股6.83%,騰業創投持股6.83%,清控華科持股4.17%。

深耕儲能系統,一年入賬近70億元

通過提供儲能系統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海博思創能爲傳統發電、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終端電力用戶等客戶提供全系列儲能系統產品。

目前,他們對外銷售的儲能系統產品主要包括功率型儲能系統、能量型儲能系統、用戶側儲能系統和系統控制類產品,能夠應用於火電機組聯合調頻、可再生能源併網、獨立儲能電站,以及移動充儲和工商業儲能等場景。

經過多年深耕,這家公司與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央企發電集團,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電網公司,以及特變電工、晶澳科技等新能源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隨着產品獲得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海博思創的儲能系統出貨量也在快速增長。根據CNESA統計,這家公司2021年和2022年在國內市場儲能系統出貨量排行榜中均排在首位。國際諮詢機構伍德麥肯茲直言,該公司在2023年全球電池儲能系統集成商中排第五名。

這離不開他們在研發上的投入。從2021年開始,這家公司三年半在研發上累計投入超過4.4億元,最終取得了138項專利(62項發明專利)及154項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成果。

與此同時,該公司近年的收入和利潤也在飛速增長。

招股書顯示,在2021年至2024年6月的報告期內,海博思創的營收分別約爲8.38億元、26.26億元、69.82億元和36.87億元,淨利潤則分別達到約0.15億元、1.82億元、5.78億元和2.8億元。

業績飆升背後,也得益於政策對儲能行業的大力支持。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已發佈約2160餘項與儲能直接和間接相關的政策。據CNESA預測,哪怕是保守情況下,2028年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規模也將達到168.7GW。

對於海博思創而言,自然是想抓住這個快速發展的好機會。在產能利用率超過100%的情況下,他們爲了進一步擴大公司產能,還準備將通過募資獲得的部分資金近3億元,用來建設年產2GWh的儲能系統生產項目。

參考資料:

1.《創業,並不一定從註冊公司開始》,科技日報

2.《我爲什麼放棄7位數年薪》,人民日報

3.《海博思創張劍輝:攻堅電池全生命週期管理》,福布斯中文網

4.《張劍輝:做智能儲能領域的領跑者》,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