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強大的人,允許一切發生

最近刷到一個國外的視頻,老師繪畫課上,帶領孩子們講了一段話——

視頻中,老師說一句,孩子們跟着說一句,課堂上時不時傳來笑聲。

不少網友表示,跟着把這段話讀一遍,整個人也跟着鬆弛了幾分,嘴角也會不禁跟着上揚。

回過神來才意識到,我們似乎極少被如此教育過。

說到如何平復焦慮,很多人的應對思路都是“解決問題”,比如一個孩子因畫不好而焦慮,就會本能去想“如何才能畫得更好”。

其實除了“解決問題”以外,還有一個方法,便是像這位老師一樣,選擇“輕視問題”。

前段時間,好友小陸分享了一段他“瞬間走出焦慮”的經歷。

年初的時候他看到書店搞活動,加上他自己也在學習做自媒體,有發展副業的傾向,所以一口氣買了近30本書。

他計劃一個月看2-3本,到年底看完,這樣一來,今年就能非常充實地成長了。

然而事與願違,真正試着行動時,他一個月最多才看1本,家人還時不時催促他:

“你可得看完,不然可就浪費錢呀!”

眼看着進度嚴重落後,小陸變得愈發着急。

他到處詢問別人,該如何提升閱讀效率,他想盡了辦法,也試過參加讀書打卡小組,或找人督促自己。

可儘管他費盡力氣,效率也沒有太大變化。

慢慢地,他一想到看書就變得焦躁不安,甚至內心會感到自責:我爲什麼這點事都做不好呀!

直到後來,在一次和幾個老同學的飯局中,小陸的焦慮被瞬間撫平了。

當他說出自己的困擾時,旁邊的同學並沒有給他提升效率的建議。

相反,一位學霸同學表示:

“這很正常呀,我一年也會買許多書,其中完整看完的不到1/5,畢竟有的書寫得沒什麼水平,有的書也並不適合我,所以隨便翻幾頁就不看了。”

另一位同學又給出了一個新的視角,他指出小陸或許對做自媒體興趣並沒有那麼大:

“畢竟一個人在嘗試副業的路上,發現行業不適合自己然後做不下去,這也是常有的事。”

學霸又補充道:“通過這件事你吸取了教訓,下次就知道不用一口氣買那麼多,不就爲未來省錢了嘛!”

短短的一番話,小陸一下子釋懷了——對呀,不看不就好啦!

最終,小陸依然沒能提升讀書效率,但他的焦慮已經煙消雲散。

生活中,不少人都會遇到和小陸相似的情景。

一開始,覺得自己生活中出現了一個問題,哪怕費再大的力氣都解決不了,讓人焦慮不已。

多數人這時會認爲:我的所有痛苦,都是這個問題導致的。

可實則未必,真正痛苦的根源,是:我們把它視作一個“問題”。

以小陸爲例,買書沒看完,其實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但對他而言,這卻意味着諸多不好——

1. 自己是個沒有行動力的人;

2. 自己是個浪費錢的人;

3. 看書速度慢,說明自己腦子笨......

甚至他還會聯想到,就是因爲自己總是半途而廢,所以人生才一直沒什麼成就。

當他把如此多的含義都放到看書這件事上,那麼看書就會成了一個非解決不可的問題,同時就會變得越來越沉重。

於是,他也更難以行動起來,隨即自責也會加劇,形成了惡性循環。

如果觀察生活中那些容易焦慮的人,你會發現,他們似乎永遠都在解決問題——

自己拖延了,要解決;

同事不喜歡我,要解決;

我情緒上頭了,要解決......

乍一看非常上進,但實際上,背後充斥着的是強烈的羞恥感——

我認爲休息是羞恥的,所以要行動,不能拖延;

別人的“不喜歡”讓我羞恥,我需要討好對方;

自己會鬧情緒是羞恥的,所以必須隱藏起來......

當一個人的羞恥感極度強烈,那麼他就會覺得自己全身都是問題,永遠都需要解決。

所以,心理學中有一句有趣的話:問題是“解決”出來的。

當一個人內心對自己充滿羞恥,那麼他看什麼都會覺得是問題,所以問題永遠解決不完。

因此,這類問題的最終出路,並不是去解決,而是去接納。

最近刷到古典的一段訪談,他談到過去的一段經歷。

小時候,他被診斷有地中海貧血,在當時這稱得上是絕症。

當時媽媽詢問醫生,這病如果確診到底能不能治,醫生表示當時長沙只有一例活到了12歲,而且家裡人還是醫生。

言下之意,像古典這樣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肯定是治不了了。

正式確診的話,需要拿一根很長的脊髓針插入身體,抽出脊髓做檢查,媽媽非常於心不忍。

這時爸爸做出了決定:“我們不查了,就當孩子從未得過這個病。”

從那天以後,媽媽像失憶了一樣,再也沒有提過這件事。

哪怕古典有時候磕到碰到,生病感冒,她也從沒有往當年的絕症去聯想、去焦慮,而是就當孩子是個健健康康的人。

後來古典長大,已然確定自己沒有得病,一天他很好奇地問媽媽她爲何能做到如此。

媽媽回答了一句非常震撼他的話:“因爲沒辦法,就是沒關係。”

媽媽的理念樸實但又充滿智慧:對於管不了的事,不必去操心,畢竟沒有用,還不如無視它。

當一個人能夠領悟到這一點,那麼他的生活即將迎來巨大的轉折——

一方面,不再糾結內耗,變得輕鬆了;

另一方面,他將省下巨大的力氣,可以用去做別的事。

最近在脫口秀比賽中奪冠的付航,分享了自己小時候與父親的片段。

付航從小成績就不好,高考只考了254分,這換做絕大多數父母,都難以保持平靜。

一天,父親講了一段話,深深地影響了付航。

父親說:“付航,從今天開始,咱們家會一瞬間進入快樂世界。”

付航不解,問爲什麼。

父親抽了一口煙,說:

“進入快樂世界的唯一秘訣就是,孩子的父母深刻意識到,孩子不是這塊料。”

從那開始,父親不再強迫孩子在學習成材,而是開始大力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經過了不斷的摸索、嘗試,付航最後找到了脫口秀這一條路,並慢慢開始綻放光彩。

無論是古典的媽媽,還是付航的爸爸,他們雖然並沒有展現出巨大的能力去幫孩子解決問題,然他們的允許、抱持,無疑給到孩子巨大的力量去面對生活。

看到這,或許有人會問:“難道對什麼都不在意嗎?那人還怎麼進步?”

確實,有的人就是某件事上極度追求完美,然後取得成就,像喬布斯因爲有着強烈的偏執,最終才創造出傑出的產品。

那麼,該如何判斷一件事到底要繼續追求完美,還是要放棄呢?

我想,有兩個指標可以作爲參考:

1. 這種追求給你帶來的更多是痛苦,而不是有效的進步;

2. 你已經很投入、很用力地去做了,可結果還是如此。

如果符合以上情況,那不妨讓自己放鬆點,把那些所謂“問題”放一邊,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

其實,我們常常容易把問題放大——

讀書時,期末考少得了幾分,以爲一切完了;

戀愛時,和對象吵架分手了,以爲一切完了;

工作時,沒表現好被辭退了,以爲一切完了;

孩子作業沒寫,和自己頂嘴,以爲孩子這輩子完了......

然而,人並不會因爲這些事而真正完蛋,人生的容錯率其實是很高的。

文章最後,我想分享《西遊記》中一段容易被人忽略,卻又值得反覆回味的劇情。

師徒四人取到真經後返回東土,卻因爲忘記和老龜的約定,在通天河被髮怒的老龜掀翻,導致經書掉落水中。

唐僧辛苦半生所取得的經書,因爲這件意外而變得殘缺,他精神極度崩潰,問悟空該怎麼辦。

這時,悟空說了一句話,讓唐僧很快恢復了平靜——

“不妨事,天地本不全,經文殘缺也應‘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爲也。”

是呀,世界本就是不完美的,人會不完美、事情也會不完美,這本是常態。

縱使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也無法去改變。

而這段經歷,正正好好是第八十一難。

西行路上磨難重重,最後的考驗居然不是妖魔鬼怪,而是:接受不完美。

堅定決心,一路降妖除魔取得真經;

同時,也敢於接受經文殘缺不完整;

兩者結合,纔算是真正修成了正果。

去愛那個不完美,但卻最真實可愛的自己吧。

十點讀書開視頻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頻裡學知識

歡迎點贊關注

本期解讀:《北平的秋》

作者 | 和小畏,來源:武志紅(ID:wzhxlx),微博:@武志紅。現於北上廣深杭廈門成都蘇州南京青島10個城市開辦了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

主播 | 楚翹,治癒系主播。喜馬FM:楚翹_詩歌之王。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