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之外:新加坡視角下的中國企業全球化新方向
內卷的紅利已觸及天花板,中國企業如何找到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新加坡,或許能給出一條破局之道。
新加坡眼近期(11月27日)舉辦了“前哨”直播,邀請國際政治專家張笑宇與海銀資本創始合夥人王煜全,圍繞“全球化1.0的終結與全球化2.0的開啓”展開討論,重點分析了中資企業如何藉助新加坡的獨特優勢,邁向全球化2.0。
本篇文章是繼《》之後的第五章。
可點擊觀看完整版直播回放(上)
全球化1.0已經接近尾聲,過去四十年,中國企業憑藉“效率至上”的模式迅速崛起,但也付出了代價。張笑宇認爲,進入全球化2.0時代,企業必須學會在效率和生態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才能走得更遠。
內卷的惡性循環
張笑宇認爲,平臺經濟是內卷現象的典型代表。表面上企業在激烈競爭,實際上卻是在“消耗生態”,甚至傷及自身的長期發展。
談到內卷的表現,張笑宇舉了外賣行業的例子。他說,平臺通過價格戰快速爭奪市場,但背後卻是商家的利潤被壓縮,騎手的收入難以提高。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模式還被一些出海企業複製到海外,內卷在國際市場上蔓延開來。
王煜全補充說,汽車行業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疫情期間,中國企業三個月就能推出一款新車,而歐美企業卻需要三年,這看似高效率,但實際是供應鏈在被極度壓榨,資源耗盡,反而威脅到行業的長期生存。
張笑宇指出,表面上看,內卷提升了效率,但本質上卻是破壞了生態,是不可持續的。平臺企業本應作爲行業生態的建設者,但如今卻成了最大的破壞者。
歷史的鏡鑑:工業革命的教訓談及歷史教訓,王煜全想起英國的工業革命。他指出,早期工廠爲了提高效率,甚至讓兒童下煤礦,直到法律的介入,才結束了這種反人性的做法。
這段歷史揭示了一個關鍵點:法律和制度的存在,是爲了平衡經濟發展與人類尊嚴。中國企業現在面臨類似的問題,如何在效率與生態之間找到平衡,關乎能否走得長遠。
王煜全覺得,這也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英國最終通過制度和法律找到了發展與生態的平衡,我們同樣需要借鑑這段歷史智慧。
新加坡的啓示:規則與文化的融合
談到出海的實踐,張笑宇認爲,新加坡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新加坡華人兼具中西文化的雙重背景,既有中國文化的靈活性,又受西方規則意識的薰陶,成爲了全球化中的“文化橋樑”。
王煜全對此深表認同。他覺得,新加坡華人特別擅長跨文化溝通,他們的規則意識、團隊協作能力和邏輯表達,都非常適合在全球市場中競爭。
不過,張笑宇也指出,新加坡的過度穩定有時會抑制創新力,這恰好是中國企業的強項——快速商業化和靈活創新。中國企業可以與新加坡形成互補,實現雙贏。
王煜全補充道,新加坡也是中國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試金石”。如果一家企業連新加坡都適應不了,那麼直接進入歐美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可點擊觀看完整版直播回放(下)
從領導者到生態建設者
關於企業家精神,張笑宇提出,領導者的思維方式需要發生根本性轉變。傳統中國企業家往往依賴權威文化,講究“上面發號施令,下面執行”,但在全球化環境下,這種管理方式已經不夠用了。
王煜全覺得,西方的領導力更注重溝通和說服力。他說,看看微軟和谷歌的印度裔CEO,他們依靠個人魅力和溝通能力贏得團隊支持,而不是簡單地依賴職權。
張笑宇接着說,未來的企業家必須成爲生態的建設者,帶領企業從短期競爭中脫身,關注生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最後,張笑宇總結道,全球化2.0時代,中國企業必須學會“平衡智慧”。平衡短期利益與長期生態,平衡效率與規則,平衡創新與穩定,才能在全球舞臺上走得更遠。
他補充道,歷史的教訓和新加坡的實踐都在告訴我們,只有注重生態建設、尊重當地規則與文化,企業才能真正實現全球化的成功。
Alex丨編輯
Alex丨編審
新加坡眼丨來源
新加坡眼、Unsplash丨圖源
免責聲明:
1.凡本公衆號註明文章類型爲“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於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衆號註明文章類型爲“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並不代表本公衆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精彩視頻
新加坡眼旗下視頻號你關注了嗎?
點擊下面視頻,查看更豐富的內容!
直播等你來看,點擊下方預約起來!
上新加坡眼官網搜索更多關於新加坡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