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出圈,力挺普通學生,網友:誰說高校優績,這南大可太棒了

最近,秋招人的精神狀態,可太哈哈哈哈哈了。

已經從手握0 offer發瘋,到一臉平靜帶着微笑:誰說這秋招難的,這秋招可太棒了。

有人被拒offer,一怒之下怒了好幾下,“有仇拉着爸媽一起報”:

有人小發雷霆,對各公司作出處罰,頗有慈禧太后向各列強宣戰的風範:

“我只能討好你的競品了,希望你耗子尾汁”;

有人“貴司在我的劇本里殺青了”:

給公司發“反拒”短信,感謝您參加XX同學的校招,我們已將您納入儲備企業庫;

而從秋招人這美麗的精神狀態,能感受到一個大字:卷。

清北復交各大985、211,都在秋招裡擠破頭。

而近日,人社部發布數據,202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比2024年增加43萬人。

秋招人:好的,本就不富裕的offer更加雪上加霜。

好在,教育部近日也出臺了“嚴禁發佈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新規。

但,真的能禁掉嗎?畢竟,學歷歧視由來已久。

1

困在學歷歧視和

優績主義裡的年輕人

TOP3>C9>985>211>普通一本>二本>專科:

不管怎麼嚴禁,學歷鄙視鏈儘管不被明說,但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

而且,大的鄙視鏈中,還有各種細分。

網友:國人在搞比較這一塊,從來都是最會找角度的。

但人上永遠有人,比較永遠沒有盡頭,在學歷鄙視鏈上每一環的個體,又有誰是真正的贏家呢。

可現實是,比較、優績主義的風,吹到各大高校。

最近某高校評獎學金的推文引發爭議,《24/67656,他們拿下xxx最高層次獎學金》。

24/67656,這個數字戳到了很多人的心趴上。

入學前,他們說我們是燦若星辰的X大人;

入學後,我們只是分母67656中那微不足道的一個。

每天都感覺,有人掀開我的被窩給了我一手電筒,照亮了我的悲慘人生。

感覺自己是剛從下水道里爬出來的老鼠,躲在角落小心翼翼地適應陽光,突然被人給了一腳。

優績主義的風,不僅吹到高校、職場,婚戀市場也沒能倖免。

“談戀愛嗎?”

“不好意思,不是985我不談。”

網友:你根本不是智性戀,你只是一個學歷歧視的中國人。

包括各類戀綜,彷彿是留學生和985的集散地,觀衆看他們彷彿在看偶像劇。

前段時間,一衆網友反向PUA節目組,稱要看二本戀綜、大專戀綜。

“當二本的我誤入戀綜”“更適合old百姓寶寶體質的love綜《心虛的信號1》”。

網友:你演完了,下一集該我了!

網友們的自嘲,其實也是對優績主義的反抗:

“真沒必要這麼看不起人……”

確實,學歷成績評獎等只是評價標準之一,那些數字其實並沒有什麼光環,脫去浮華的表象:

真正打動我們的,還是一個人完善健全的人格和可愛的靈魂。

2

優績主義下

普通人也是獨一無二的1/∞

近日,面向南京大學學子的《我在南大做普通人》這一欄目,讓很多網友感覺心暖暖。

在欄目徵稿啓事裡,他們看到很多大學生的迷茫,從昔日“別人家的孩子”,到入大學後的普通人:

中學的學習生活讓我總覺得,我不是一個普通人。我是閃耀奪目的尖子生,是父母親人的驕傲,是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但在大學學習之後,我突然發現,我其實只是一個普通人。

圖源:南哪助手

看到在優績主義席捲下,“普通人”似乎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但是當我們點開各類公衆號,看到的似乎永遠都是那些在領獎臺上閃閃發光的重量級獎學金獲得者、拿大廠offer拿到手軟的求職達人、名列前茅論文一大把的保研成功人士……

在優績主義席捲下,“普通人”似乎只要沒有達到它們劃下的標準,就是陰暗角落裡的失敗者。

提出反問: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表達自己的看法:

做一個普通人,並不是一件需要羞愧和懊惱事情。

希望,我們能明白,做一個普通人不是錯事,在大多數人普通的人生裡,我們要悅納自己。

而很多南大人,也被此戳中,紛紛來稿分享自己的感受。

被困學歷內卷多年的大學生,決定放棄優績主義,即使那曾是他的烏托邦,跑了太久了,停一停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優績主義伴隨我很多年,某種意義上,它是我的烏托邦,無數個埋頭苦讀的夜晚,我只需要優異的成績,其中放棄了喜歡很多年的美術和寫作讀課外書的愛好。

最近一年獲得了一種自洽,成爲普通人也沒有什麼不好,我可以花很長時間來寫一篇文章,可以無聊時區觸碰明孝陵的石碑。

成爲普通人也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因爲普通人也並不容易。我不再執着於優績,而是看向生活的每個方向。”

圖源:南哪助手

有人旁聽很多專業課之外的課,視野變得開闊:

傅老師的文學課、藍老師的哲學課、周老師的社會學、陳老師的政治學……當我對這個世界瞭解了更多的時候,我的視野好像變得更開闊了,從而意識到世界本是多麼豐富、充滿可能性的存在。

儘管我身邊的朋友依然非常的卷,但我不再跟着他們捲了!因爲生命不是被成績所唯一定義的——還有你獨一無二的感受力,你的與衆不同的愛好,你的個性,你的不可能被複制的思想……

圖源:南哪助手

有同學開始享受曬太陽,感受內心的平靜:

“我深知自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所以我對自己的要求也僅僅是健康、快樂、平靜的過完一生,我的精力有限,所以我要用力的愛我自己,善待我自己,養好我自己,在日後回想起來,我會覺得我的一生是普通且幸福的。”

圖源:南哪助手

有人收穫了友誼、學會了獨立和如何去愛:

“回顧我這四年,功利一點而言,我沒發論文,沒拿專利,沒拿大額獎學金。

但我覺得我收穫頗豐,我有了好舍友,我學會了獨立,學會了堅持,也學會了如何去愛。你說,如果獲得了這些,我們還是普通人嗎?”

圖源:南哪助手

桑德爾在《精英的傲慢》裡曾提到:

今天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影響到公民生活的三個重要的方面,一個是大學的角色,第二個是工作的尊嚴,第三就是成功的意義。

跳出優績主義的評價體系來看,人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閃光點。

並且,我們要如何定義普通呢,當我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收穫頗豐的時刻,怎麼不算是優秀呢?

沒有人該是分母,普通人也是獨一無二的1/∞。

尤其,當絕大多數人都是優績主義定義下的“普通人”:

我們就更需要去看見聚光燈外,那不被照亮的大多數。

即便這種看見,需要不斷呼喊;即便這種呼喊,會淹沒在喧囂裡。

但只要一直有人在吶喊,我們終將聽到迴響。

3

人人都能過得很好

甚至更好

當然,觀念和現實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消除就業學歷歧視,不能僅靠嚴禁,需要有一系列實打實的優化措施。

比如崗位定向招人,像有網友抱着刷學歷的思維來到美國,結果發現很多崗位其實是隻要本科,反而不要研究生:

比如提升藍領崗位待遇: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年輕人放棄了“上大學、拿文憑、找好工作”的人生道路,轉向技術工作。

因爲:即便沒有大學學位,他們也過得很好,甚至更好。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數據:

去年建築工人的平均年薪爲57,880美元,汽車維修與保養的技工更高,達到65,210美元,而年薪5萬美元以上就已可躋身美國社會收入最高的30%人羣了。

與此同時:

據悉,美國高中畢業生的大學入學率一路下滑:2009年一度高達70.1%,2019年66.2%,到2023年已跌到61.4%;與之恰成對比的是,去年以職業教育爲重點的社區學院的入學人數增長了16%。

當低學歷的從業者能掙到錢,也有職業尊嚴;

高學歷者也有出路,不至於自嘲“讀書無用”,也沒必要覺得只有卷學歷一條路;

如此,消除學歷歧視,會往前進很多步。擯棄社會單一的評價標準,建立起多元的價值體系,也才更有力。

哈佛大學政治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教授曾說:

對價值(merit)的多元化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它會是一個起點,幫助我們走出那種被高等教育定義、被市場驅動的優績主義。

不僅如此,什麼是貢獻、天賦、德行和卓越,這些概念都需要我們去賦予多元的定義,從而創造一種更健康的社會生活。

期待,我們走向重新賦予概念意義的那一天。

參考資料:

[1]南哪助手-《我在南大做普通人》系列

[2]三聯生活週刊-拋棄大學學位的美國年輕人,正在涌進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