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攢局創業的往事
昨晚攢局聊的話題起因是程苓峰寫的那篇「不要攢局」,文章在朋友圈裡刷屏了好幾天,潘亂也把程苓峰請到了直播間,加上莊明浩和我,回顧了互聯網這些年來大佬攢局創業的諸多往事,全是死去的記憶在攻擊。
程苓峰落筆成稿的動機,確實就像他寫在裡面的,聽到夏一平曾經在激勵員工時表示「因爲百度是大股東,所以要有信心」,這讓他心裡的不靠譜蓋革計數器頓時狂響。
我們這羣老登都親眼見證了好幾波創業浪潮,哪怕是從經驗主義的後視鏡望過去,也能看到失敗的某些共性,比如阿里當初在買了餓了麼後,委派王磊去做CEO,王磊對媒體信誓旦旦的放話要幹翻美團,因爲餓了麼有阿里做後盾,結果沒幾年就把原本五五開的局面打成了三七開,餓了麼三,美團七⋯⋯
潘亂還提了字節跳動在無往不利的平推過程裡也有過崴腳時刻,頭條的CEO陳林被調去做大力教育,開發佈會展望未來並表示一定能做成時,說了一堆有強大的組織文化和戰略決心之類的話,讓在現場的程苓峰不敢相信這是字節跳動說出來的話,你張一鳴能打敗BAT,難道是因爲字節的組織和戰略這些東西比BAT更強嗎,BAT哪個不在這方面厚積薄發,而當字節也由屠龍者變成巨龍、開始認爲一個新業務的成敗取決於有沒有資源時,那創業這件事情的根本邏輯都被推翻了。
程苓峰的「不要攢局」,從價值觀上和Paul Graham今年那篇傳得很廣的「創始人模式」很接近,都對那種有乾爹可依靠的、同時可以隨時退出的僞創業抱有質疑,不是說創業就一定要破釜沉舟,而是必須要由自己來把事做成的執念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場面話纔講究「功成不必在我」,真實的創業都是「功成必須在我」,就好比發生在月之暗面身上的爭議,恰好是夏一平和極越的極端反面。
攢局的反義詞是躬身入局,但在對張予彤寧可違背受託責任也要去給月之暗面辦事的評級阿里,我甚至看到了肉身入局這種更進一步的表達,你們可以看到只有在創業者那裡纔有的貪婪——這裡的貪婪用詞無關褒貶——正是這樣的貪婪,把月之暗面的估值幹到了AI四小龍之首,也讓張予彤陷入了職業道德的嚴重事故里。
而這就像是一環扣一環的「祖父悖論」,若是沒有張予彤以身犯險,月之暗面大概率達不到今天的高度,也不至於讓朱嘯虎後悔錯過大魚,倒不是說創業就是應該違背規則,但無論是楊植麟等不及豁免就要出來搶時間窗口做大模型,抑或張予彤在金沙江放棄這條賽道後一定要把自己倒貼進去,這種不計後果的狂熱決定,確實不太會在攢出來的局裡看到。
莊明浩則是參與過攢局的當事人,遊戲直播大火前夜,周鴻禕和王思聰攢了一個熊貓TV出來,把還在經緯做投資的莊明浩挖了過去,負責熊貓TV的融資,回過頭看,莊明浩對這種拼盤創業的方法有很多無奈,跟程苓峰在文章裡寫的那種尷尬一模一樣,騰訊和Groupon合資搞團購之後,騰訊以爲Groupon能行,Groupon以爲騰訊能行,權責的模糊直接導致沒人有意願在逆境裡做決定。
那會兒遊戲直播燒錢燒得厲害,莊明浩爲了給熊貓TV找錢,天天不是在飛機上就是在去機場的路上,他老婆有次很不理解的問「這公司到底是誰的」,他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回答,身在攢局中的無力感就是這樣,誰都負責就等於誰都不負責,順風局牽條狗都能贏,到了逆風局纔會發現根本沒有主C。
百度找龔宇做愛奇藝,和找夏一平做極越很是相似,都是獵頭從幾百個人的名單裡找出了看起來最合適也最可控的一個人,甚至可以說前者構成了後者的路徑依賴,但愛奇藝是順風局,摸着Netflix的石頭過河就行,愛優騰恰好是BAT三家的,這不是巧合,那個時期只有BAT才燒的起錢,市場自然出清了,然而造車是逆風局,屬於亂拳打死老師傅的場面,CEO的可控成了扣分項,怎麼能指望一個聽話的人去和押上身家性命的李想雷軍李斌他們拼啊。
微博攢過天下秀和秒拍兩個局,一成一敗,成的是順風局,天下秀的商業模式是賣廣告,不需要太多想法,老老實實對接MCN就好,於是順利上市了,而秒拍面對的是羣狼環伺的短視頻市場,哪怕有了小咖秀的天胡開局,該掉隊還是很快就掉了。
莊明浩還提了一個曾經有多來勢洶洶現在就有多被遺忘的例子,十年前,騰訊百度萬達三大巨頭聯手搞出來一個非凡電商,劍指阿里巴巴,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沒過兩年騰訊和百度就都撤了,預留了退路,就不叫創業,叫試水。
潘亂說還是有人覺得夏一平在風波出來前並未失職,一直在試圖找錢續命,但把公司的存亡系在百度和吉利的預算單上,本身就充滿了無力感,的確,百度避開了最艱難的選擇,但這也不能說是百度的錯,它在戰略調整的情況下做了理性人的選擇,不願意繼續虧錢了,這沒毛病的,但新勢力敢把地方國資和中東資本拉進來陪自己燒錢,這是光拿着就燙手的錢,沒有哪個攢局攢出來的CEO會這麼把自個賭進去。
張一鳴在創辦字節跳動前,也當過被攢局的對象,SIG當年把投資的酷訊賣掉之後,又把風頭正勁的房產頻道拆出來做了九九房,說服張一鳴來帶隊,帶了兩年張一鳴認爲這個項目太小了,自己又不是大股東,發現更好的機會後立馬就跑了,這纔有了今日頭條在知春路的誕生。
這又是一個悖論,就是攢局是攢不出頂級人才的,一定是野心和胃口都不那麼大的人,才願意入這個局,但這樣的人,打不了鏖戰。
程苓峰認爲,互聯網已經變得高度穩態了,雷軍在十年前講的「順勢而爲」,可能有點過時了,雷軍自己造車其實也不怎麼順勢,今天能夠來事的人,都是肇事者,是刀郎、李子柒、於東來這幫能夠平地起風雲的名字,去他媽的遊戲規則,我就是遊戲規則。
所以看大廠裡現在挑大樑的人,無一不是被收購進來的前創業者,而不是按部就班升遷上來的,抖音的張楠、阿里的蔣凡、騰訊的張小龍無一不是自己創業成了氣候,一時沒忍住誘惑被大廠買了,卻仍然能以外來人的身份在權力鬥爭裡成功奪嫡,這就是創業者的天性。
相比攢局,收編創業者更有成效,當然也更難,考驗的是人和人之間的化學反應,憑什麼能讓別人屈尊來給你打工,無論是利益分配的精巧還是人格魅力的影響,都很微妙,在這方面,張一鳴堪稱翹楚。
潘亂寫過TikTok收購Musical.ly的一系列幕後操作,當時Musical.ly的團隊連算法都搞不定,按理來說是打不過TikTok的,但張一鳴看上了Musical.ly的創始人朱駿,用「讓子彈飛」裡的臺詞來說,就是你對我不重要,但沒有你對我很重要,不能讓你被快手拿去。
和做圖片社區時被張一鳴吸收的張楠一樣,朱駿加入後也在字節跳動的發展進程裡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加上同樣是被收購進來的張林,字節跳動崛起路上最關鍵的這批管理者,都是張一鳴說服而來的同路人,最近剛被報道年收入100億的剪映,是原臉萌團隊操盤做的,臉萌也是字節買進來的。
這就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體現,張一鳴曾在迴應拒絕騰訊投資時表示自己出來創業不是爲了去騰訊上班的,但他倒是很希望其他的創業者創到最後選擇來字節上班,雙標歸雙標吧,對人的貪婪,也是一種必備條件。
莊明浩提了一個攢局攢成的少見例子,程一笑早期做快手時不太順利,於是五源資本就攢了個局,讓程一笑讓出一半股份,從外面找來宿華做CEO,就結果來說很成功了,兩人也在多年裡相敬如賓,但宿華加入快手前也是創業者,是項目黃了才心一橫去空降快手的,所以這個局雖然是攢出來的,卻更證明了一跳定律:攢局不是問題,攢不到從0到1的人,纔會出問題。
包括怎麼配置好利益關係,和張嘴就罵資本的大衆直覺相反,資本在很多時候會擔心創業者的利益不夠,比如瑞幸咖啡在造假風波後,原始團隊被掃地出門,郭謹一去接了CEO,他上任第一天安撫資本市場的話術就是管理團隊爭取到了更高比例的股權,因爲這樣別人纔信你的權責是對等的。
某種意義上,OpenAI也是攢局攢出來的,一羣想要反抗谷歌霸權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投資人,在AGI的信念下聚集在一起,隨着體量的做的事,Sam Altman因爲沒有拿股份,一直被股東要求授予股份,而馬斯克因爲和OpenAI鬧掰了,每次都會跳出來指責Sam Altman虛僞,說他表面上不圖名利實際上偷偷索取股份,而Sam則不得不一次次出來澄清他不持有OpenAI的任何股份,於是再度加劇了投資者擔心他不和自己綁在一條船上,很有意思。
要說攢局失敗最多的地方,可能還是在外企這邊,我們都知道,中國互聯網的本土基因很重,加上監管背景,外企進來直營基本上不可能,必須找代理人來做CEO,然後貢獻了二十多年來消費互聯網領域最密集的折損規模。
這樣的局,就不只是人有問題了,甚至在人找對了的條件下,也克服不了系統的天然陷阱,比如領英在中國找的CEO沈博陽本身就是很成功的創業者,一手創辦糯米網賣給百度,到了領英後發現最難解決的問題是跟美國總部寫報告,連把首頁的郵箱註冊改成手機號和微信都辦不到,被逼得另起爐竈做了赤兔,很快就不出意外的涼了,包括周鴻禕去管雅虎中國的時候也是,你不能說周鴻禕沒有能力吧,但攢局的所有精力都消耗在了維持這個局上,顯然是不對的。
王興2017年的時候去清華大學演講,說美團的高管團隊裡沒有一個是外企背景的,跨國企業耽誤了中國最優秀的一代年輕人,王興是1997年讀的清華,他應該是經歷了那個時代的畢業季,全中國最好大學的畢業生都往IBM、思科、微軟還有寶潔這樣的外企裡擠,但他們在外企裡只能幹執行的工作,沒有機會參與從0到1的建造過程。
騰訊的副總裁鄭志昊以前在美國微軟,因爲負責MSN的業務回到中國,校招時來的學生全是Top級大學的,後來他跳槽到騰訊做QQ,校招時立刻就感受到了人才降級,郵箱裡堆滿了三本簡歷,感覺是在拿對手不要的人去打仗,沒想到打贏了,還沒費多少力氣。
當然了,外企只是一個歷史概念,在今天這個概念可能就變成大廠了,去大廠就是當螺絲釘,新立項目先在PPT上寫清楚要批多少資源,即使做成了也很難界定到底是自己的本事還是資源起了作用,所以纔有樊路遠去靈犀互娛說三國志戰略版能火都是阿里支持出來的,把製作人貶得一文不值,隔壁騰訊的馮驥也只有在離開之後才能做出黑神話悟空,什麼資源詛咒。
潘亂和玉伯聊過內部創業的虛假性,玉伯在阿里15年幹到了P10,也做出了語雀這樣口碑很好的產品,看起來像是內部創業的樣板,但他出來後還是傾向於內部創業是不存在的,感覺自己是一個被架空的管理者,人事財三大權,只有不完整的事權是真正在手上的。
在大廠內部提供無限接近創業的正反饋,是很難得的,前面說張一鳴讓優秀的創業者心甘情願在自己麾下效力,靠的也是在字節的體系內能夠實現比創業更高的增長,比你自己幹要更早獲得10億用戶規模的體驗,但更多的大廠可能是阿里這樣的,希望明確赤兔馬是要被人騎在胯下的關係。
莊明浩說靈犀互娛之前的創始人叮噹之前爲什麼從阿里跑路是行業裡的一個謎,普遍的猜測是他認清了現實,幹了半天發現在阿里眼裡這攤事情不是我的,那算了,先撤了。
當然也有比阿里更蠢的,那就是百度,愛奇藝上市那會兒做傳播,李彥宏的出鏡率是比龔宇還高的,李彥宏很喜歡跟底下的人搶風頭,這是非常迷惑的,他連最邊緣的那點名聲都不放過,2013年百度貼吧10週年,李彥宏跑出來說他是貼吧的創始人,老百度人在臺下都面面相覷,那俞軍是幹嘛的,氛圍組嗎?
還真是。
這時潘亂掏出來一本書——我發誓沒有提前跟他對過——是百度做企業宣傳的「壹百度」,並聲情並茂的朗誦了裡面記錄李彥宏是怎麼在俞軍的仰慕下設計出百度貼吧的段落,怎麼說呢,和「工程師之魂」裡寫王傳福夢到比亞迪創新混動系統的畫面不能說毫無關係,只能說一模一樣。
理解了李彥宏的心眼和器量,就能理解爲什麼連好不容易重金請來的陸奇都待不久了。
最後還有一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攢局,是大廠爲了給勞苦功高的老幹部們安排一個去處,比如閱文和TME的CEO都是騰訊空降過去的高管,度小滿之於百度也是類似,反正如果給的地盤不怎麼好就是發配邊疆,足夠豐饒就是封侯拜將,有幾年大家都在搞航母計劃,把非核心資產分拆給小兄弟們練手,騰訊是做得最順手的一家,也引發了潘亂寫那篇「騰訊沒有夢想」。
這裡面也有向上管理的例子,本來騰訊視頻也想剝離出去,孫忠懷專門飛到香港阻止這筆交易,力勸老闆們在放棄了搜索和電商業務之後不能再放棄視頻了,總不能以後每天數着錢過日子吧,就這麼把騰訊視頻給保住了,跟王小川當初破壞張朝陽把搜狗賣給周鴻禕很像,都是一時小宇宙爆發創造了後視鏡裡的高光時刻,但除此之外,長期依賴大廠光環庇護的他倆也很難說有野生創業者的那些幹勁,孫忠懷做砸了除騰訊視頻之外的幾乎所有項目,王小川自己出來幹AI現在也被負面傳聞纏身。
最後強調一下,這期連麥話題的標準設得比較高,討論裡表現出的否定態度,客觀上未必應該否定,這個希望大家能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