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單價0.45元/Wh,分庭抗“鋰”不再遙不可及

近日,知名鈉電企業盤古新能源開啓2週年大放送,採購鈉離子電芯1萬隻以上可享受優惠單價0.45元/Wh,限量50萬支。

這意味着鈉電成本迎來進一步下探,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進展提速。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鈉電池均價還維持在0.65元/Wh的高位,行業預測2025年鈉電池價格才能降到0.45-0.5元/Wh區間,這不就提前實現了?

但這也戳破了2023年是鈉離子電池量產元年的謊言,並暴露了當前鈉電池銷售應用困難的危機。

鈉電池,從爆發到停滯

鈉電池正式進入大衆視野,是從寧德時代2021年7月那場鈉電池發佈會開始的。

彼時,鋰價飆升,鈉電池憑藉低成本、高安全、資源廣泛、優異的低溫性能等優勢,打出了“鋰電池平替和補充”的旗幟後,風頭一時無兩。

成熟的鋰電企業普遍認爲,鈉電池生產技術和鋰電池相似,不會跟現有的研發體系產生很大偏離,佈局鈉離子電池等於做技術儲備。

比亞迪、中科海鈉、傳藝科技、欣旺達、孚能科技,多氟多、鵬輝能源、派能科技、衆鈉能源等電池廠商,紛紛官宣“加碼”鈉電池。

鈉電池商業化隨之加速,並逐漸在儲能、電動兩輪車、電動三輪車、A00車型等低能量密度場景展開實際應用。

尤其在儲能領域,鈉電池儲能的商業化進度堪稱日新月異。

從100KWh鈉電池儲能項目示範到MWh鈉電池儲能項目啓用,耗時2年;MWh鈉電池儲能項目突破至百兆瓦時只用了1年半,“坐火箭”一樣。

大唐湖北100兆瓦/200兆瓦時鈉離子新型儲能電站科技創新示範項目一期工程(圖)

而整體規模也在擴大。

目前我國已成功投運了:大唐湖北100兆瓦/200兆瓦時鈉離子新型儲能電站科技創新示範項目一期工程、廣州發展一期50MW/100MWh鈉離子儲能電站示範項目、國能信控2.75MW/5MWh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廣西南寧10MWh鈉離子電池電網側儲能電站、滕生能源首個鈉離子應急電源儲能項目等多個鈉電池儲能項目。

鋰價暴跌,鈉電池被幹“熄火”了

近年來,鈉電池商業化的速度明顯變慢了。

原因很簡單,市場之前把鈉電池捧上天,看重的是它的成本優勢。

但當下儲能用鋰電池的價格已經穩定在了0.40元/Wh左右,鈉電池0.45元/Wh的價格並不佔優勢,加之其技術路線、下游企業配套、製造工藝等不成熟,性價比喪失了。

這時候有人會說,鈉電池成本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當它完善產業配套,將市場規模擴大到一定規模後,成本有望達到0.2-0.3元/Wh的理想狀態。

可鋰電池的價格也沒觸底呀。“儲能電池的成本降到1毛5左右、甚至降到1毛,是必須要過的一個成本坎。”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說。

不過在“雙碳”背景下,鈉電池技術倒是可以作爲一種戰略儲備。

破解“卡脖子”難題

據統計,2023年我國鋰礦資源儲量約300萬噸,位居全球第四,但主要分佈於西藏、青海等難以開採的地區,導致我國鋰原料對外依存度較高,2023年進口了約57.5%的鋰原料,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

2023 年全球鋰礦資源儲量分佈 單位:萬噸(圖)

圖片來源:碳酸鋰Lithium

而鈉資源廣泛分佈在全球各地,我國鈉資源儲量更是佔據全球儲量的22%,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加上其擁有的寬溫域運行、較高安全性等優勢,在特殊應用場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BIS Research預計,鈉電池203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3.6億美元,複合增長率高達23.5%。

筆者認爲,當前鈉離子電池的緊要之急在於發展產業化,早日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降低成本造價,改進電池結構和工藝、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循環壽命,將來才能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