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殼去化有解方! 化身建築材料於澎湖赤崁村實作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和育成中心廠商博藤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臨澎湖北海赤崁村的房屋改建的實作案例,展現澎湖廢棄牡蠣殼大量去化應用爲建材方式。(許逸民攝)

牡蠣殼粉應用作爲仿咾咕石面磚。(許逸民攝)

去年底澎湖縣長選戰的牡蠣殼去化熱門議題有解!爲解決堆砌成山的牡蠣殼再利用,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和育成中心廠商博藤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今(24)在白沙鄉赤崁村以房屋改建的實作案例,展現澎湖廢棄牡蠣殼大量去化應用爲建材方式,來解決牡蠣殼堆積問題。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表示,牡蠣殼料的在地處理和大量去化,是農業部推動的兩大重點,若可以在結構性建材上突破,那包括澎湖歷年累積的6萬噸牡蠣殼都能徹底解決,甚至延伸到砂砱的大量去化。

主要成分爲碳酸鈣的牡蠣殼因爲尚無法大量妥善利用,加上蚵殼上殘餘的蚵肉,經日曬後就產生臭味吸引蚊蟲,以澎湖而言,一年增加約2千噸牡蠣殼,而堆積的牡蠣殼山成爲地方政府燙手山芋,若能將此循環資材轉化爲有價值建材,就能大量去化。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和博藤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是以牡蠣殼粉做爲塗料,結合傳統工法以噴塗或抹鏝方式在建物室內外。而應用於室外時,將減少油漆或磁磚的使用成本,降低磁磚剝落風險,也可爲建物提供海洋意象視覺感受;用於室內牆面時,則可媲美日本矽藻土,有減緩澎湖常見南風反潮效果。

博藤生技指出,牡蠣殼用於文創的去化量較小,倘若化身爲建材一環,將可解決在地十餘年來牡蠣殼堆積的問題,有其發展性。而選在赤崁村這面臨澎湖北海氣候嚴苛的地方施作,可以考驗其成效,未來還會往水下、水上建築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