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值超百萬元!保定這家“養魚工廠”如何闖出致富路

近日,在河北省定興縣河北良豐曉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鱸魚養殖基地,成羣的鱸魚在智能化節能魚艙裡撒歡遊動,旁邊的蔬菜生機盎然。不遠處的田地裡,工作人員用經過處理後的養魚尾水澆灌稻田,一幅魚、稻、菜共生的生態畫面躍然眼前。

作爲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保定市近年來大力推進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其中,河北良豐曉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豐曉月)“魚糧菜共生”循環種養生態模式爲全市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了樣板。

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集農業智能設施開發、鱸魚養殖、微藻技術研發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是河北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該企業投資1.2億元建設的智能化節能魚艙園區,年產鱸魚200萬斤、水稻近3萬斤,去年年產值938萬元。按魚池佔地面積計算,鱸魚畝均年產量6萬斤,產值超百萬,用地效率提升20倍。尤其是尾水綜合利用率高達90%,接近“零排污”,徹底打破傳統漁業高耗水的局面。

緊抓農業科技創新“牛鼻子”

良豐曉月自主研發建設的生態智能數字化節能魚艙,經測定,1立方水可產出鱸魚75.1公斤,年產量平均6萬斤/畝,遠高於傳統鱸魚養殖年產量0.3萬斤/畝。據瞭解,該設備擁有4項國家授權專利,可實現智能控制精準控溫、水質淨化、高密度養殖,使水環境全天候循環流動,養出來的魚肉質更緊實、口感更好,同時極大地提升養殖密度和效率。

爲保持低能耗可持續,良豐曉月將魚池裡排出的廢水,經處理後通過管道輸送到稻田蔬菜區,稻田蔬菜充分吸收水中養分,得到淨化後的水再次回到魚池,形成“魚肥水―菜淨水―水養魚”的獨立生態循環系統。利用全循環水養殖技術,108個魚池每天補水量僅需8立方米左右。相對於傳統工廠化養殖企業的大排大換,該公司尾水利用率高達90%,能源節省率達50%。

農業科技創新是發展設施農業的核心要素。魚菜共生種養模式並非新鮮事,但因爲技術要求高、維護難度大,一直難以大範圍推廣開來。良豐曉月通過專注研發生態養殖設備、微藻技術等,逐一攻克傳統的難點痛點,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將這一模式實現本土化。

近三年,保定市設施農業快速發展,種植面積由2020年底的33.2萬畝發展到60.2萬畝,淨增量全省第一。該市各縣(市、區)因地制宜,結合縣域農業優勢和土地實際,發展花卉、特色林果、養殖等高產值項目,促進當地農業多元化發展。同時,保定市堅定不移走好農業科技創新先手棋,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植物品種和技術設備,夯實農業核心競爭力。

新型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挑大樑

良豐曉月創始人之一樑志強在北京從事消防工程30多年,2019年通過保定市定興縣招商引資政策,回到老家長安城村投資建廠。

作爲“第五大家魚”,鱸魚備受北方消費者歡迎,但目前主產區多在廣東、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以上六省佔到全國淡水鱸魚養殖總產量的85.39%。北方鱸魚養殖產業發育不足,往往天氣一冷便被迫進入“冬閒”。

爲充分調研市場,梁氏父子先後走過荷蘭、以色列、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學習先進的現代化設施農業,並在長安城村的一個小基地裡開始實驗養殖,努力讓鱸魚住上北方“溫室”。

經過多方洽談對接,梁氏父子發現現有的養殖設計方案和落地效果並不能滿足其要求。於是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開始建造國外看到過的設備進行反覆實驗,相繼加入在線監控設備、預警系統等。由於是自己研發使用,從設計之初就把節能、節水、綠色循環、節約成本等因素考慮到裡邊。同時註冊成立北京耕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微藻技術研發與應用等項目,將成果及時轉化到良豐曉月“魚菜共生”養殖基地。

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帶頭人是設施農業的重要支撐。作爲良豐曉月創始人,樑志強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是典型的新型職業農民,也靠自身的力量帶動更多農民參與到設施農業發展中。

保定市將持續挖掘良豐曉月這樣的農業帶頭人,制定稅收優惠、貸款支持等專項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在外能人返鄉創業。同時,培養壯大新型農民隊伍,依託“保定鄉村振興學院”,實施農民技能提升工程,提升村黨組織書記、農業合作社領頭人和新農人、產業帶頭人的技能水平。

多元化產業佈局 助力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

良豐曉月建有自己的生產加工車間,既賣活魚,也賣宰殺好後鎖鮮的產品。剛出水的鱸魚通過淨魚宰殺、真空包裝,約2個小時就能通過冷藏車送到北京消費者手中,旗下“三去鱸魚”已經在預製菜市場中闖出門路。同時,該公司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延伸產業鏈條,逐步開發魚排、魚柳、魚醬等產品和即烹類預製菜。

此外,在利用微藻解決養殖尾水過程中,良豐曉月發現微藻是很有潛力的開發項目。在微藻培植方面,其建立企業微藻藻種庫,研發微藻自動化智能擴培設備、小型化應用場景智能設備,申報專利設備2套,人均產值提升20倍;在農業肥料方面,落地多個大田肥料植物營養液產品,並獲得農業部頒發的肥料證、有機生產資質認證;在醫藥工業方面,開發含有天然蝦青素的口服液等產品,與武漢江漢大學簽訂水蛭素成果轉化協議,目前合成提取中試已結束;在碳匯開發方面,已通過稻碳權方法論的申報,其他方法論正逐步開發申報。良豐曉月在食品工業、動物飼料、環境檢測、生物技術等方面也是前景廣闊,正在全面探索。

補鏈強鏈延鏈是發展設施農業的關鍵環節。良豐曉月不僅延伸農產品加工鏈條,還涉獵工業製造、農業科技等多領域。農產品加工一頭連着農業、農村,一頭連着工業、市場。該公司積極引入先進農業技術和設備,提高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提升高品質產品供給能力,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據瞭解,良豐曉月還給當地的蘭花種植基地供給藻類營養液,爲黑臭水體治理提供藻種。不同種類的設施農業、不同行業的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聯動抱團,互惠互利,發展合力更加強大。

保定市鼓勵各農業經營主體在全市、全行業範圍,乃至全國範圍內開展合作與聯合,相關部門主動尋找線索“說媒拉縴”,推動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合作。

校企地合作落地生花 廣泛引智碩果累累

良豐曉月聘請兩組博士團隊,開展從水產延伸微藻課題研究和現代農業產業化研究。依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馴化技術,該公司實現美國加州的海鱸魚魚種在北方溫棚養殖。其與河北農業大學、江漢大學、東北大學等高校博士團隊合作,建立良豐曉月土壤方舟博士農場,專注原位微藻藻種庫的研究。通過把最新微藻生物技術成果從實驗室轉化到示範田上,形成經濟、環保效益雙高的“一水兩用、一棚多收”智慧農業新樣板。

乘協同大勢展翅飛。良豐曉月瞄準京津冀協同大市場,從2022年開始佈局預製菜項目,與天和晟、四季民福、民福居、北平樓等多家北京大型連鎖餐飲公司簽訂初步框架協議。與天津國本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北辰區建設佔地30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節能魚艙,在現有3個漁場的基礎上擴大環京津冀高效陸基養殖聯盟規模,搭建交流和溝通平臺。

共生種養模式前期投資大、生產成本高,對電力穩定性要求也比較高,一旦長時間停電,整個系統就面臨崩潰。爲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動力兩個難題,定興縣通過申報省市項目、獎補等,累計支持資金369.33萬餘元,並投資20萬元設立園區變壓器一臺。良豐曉月園區建在農村,爲進一步優化其周邊環境,定興縣投資131.5萬元佈設天然氣管道2千米,投資165萬元修繕柏油道路2千米。

農業創新資源是發展設施農業的強大動力。目前,保定市已打造“農業科技小院”34個,建設“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50個,引進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團隊108個、農業科技人才944名,首批聘用240名農業職業經理人。面對如此豐沃的資源支持,各縣(市、區)應進一步主動創造條件,健全利益共享機制,建立緊密長期的合作關係,爲創新人才資源提供良好的研發環境和發展空間。

下一步,保定市各縣(市、區)應全力支持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活動,加大財政投入,鼓勵金融機構研發對口產品。同時,及時梳理分析國家政策、行業信息,從全局出發,着眼整個產業鏈、行業生態及社會影響,進一步優化設施農業發展規劃和定位。還應注重激發行業協會、合作社等組織活力,共同抵禦市場風險,提高整體競爭力。(馮穎文 孫杰超 郭丹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