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民安演習轉型! 賴清德宣佈:整合成「2025城鎮韌性演習」

▲總統賴清德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圖/總統府直播)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26日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並落實上一次的會議結論,進行了桌上推演,驗證政府各單位面對極端情境的應對準備。賴清德也當場宣佈,明年開始,針對防空與救援的「萬安」、「民安」演習,也將重新整合爲「2025城鎮韌性演習」,一方面與國際上的演習代號能夠接軌,讓國際更瞭解臺灣的努力。

賴清德表示,回顧這一年來,國內外情勢瞬息萬變,全球威權國家持續合流、威脅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而整個第一島鏈的和平穩定,也正受到威權國家的集體挑戰。

賴清德表示,面對無論是天災,還是威權擴張野心的威脅,相信只要政府和全體社會有準備,就能應對;有決心,就不用擔心;有信心,人民才能放心。這就是全社會防衛韌性所要達成的目標。

賴清德指出,這些準備都不簡單,臺灣社會必須與時間賽跑,來共同建構能夠因應大型災害威脅,也能夠嚇阻敵人侵犯的各種能力;因此,這個委員會的目標是,透過五大主軸,來訂定行動方案,包括「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以及「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並藉此驗證中央與地方政府、因應災害時的量能,全面提升國防、民生、災防與民主四大韌性。

賴清德說,在今天上午,進行了總統府內第一次,由中央各部會聯合地方、並有民間觀察員在內的跨領域桌上推演;參演的所有中央部會,都由次長帶隊,臺南市除了由副市長率隊、黃偉哲市長也前來參與,展現出,中央地方團結合作,共同提升社會韌性。

賴清德表示,這次的推演,是基於臺灣成熟的災害防救體系,延伸到綜合性威脅的因應,採用「有想定、無腳本」方式,參演單位不事先準備講稿,而是臨機應變、面對問題來提出對策,也更加貼近危機真實發生時的狀況。

賴清德指出,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持續威脅區域的穩定與秩序,在第一個情境中,假想發生「高強度灰色地帶行動」;在第二個情境中,我們假想發生「瀕臨衝突狀態」。他說,在這些推演中,維持國人的日常生活、確保社會的正常運作,是首要的核心目標。

賴清德感謝三位副召集人擔任統裁官,內政部劉世芳部長與季連成政委擔任副統裁官,總統府張惇涵副秘書長、國安會林飛帆副秘書長擔任主推官。

賴清德表示,在過去多次的演習之後,許多部會都有提高對於危機處理的能力,他要給予肯定。他也強調,我們必須找出現有機制的不足,並且予以補強。無論是中央或地方單位,都不能報喜不報憂、更要仔細確認數字與實際資源的準確程度。

賴清德指出,在推演中發現不足、待改善之處,都是一件好事;這代表着,我們有發揮驗證的功效,仍有許多可以進步、加強的空間。

賴清德指出,這幾年來,隨着全球疫情和俄烏戰爭的爆發,世界各國都在提升防衛韌性,包括北約或歐盟,都制定了全社會韌性強化的指引。他說,這顯示臺灣並非特例,全社會防衛韌性是全球性的課題,而臺灣持續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賴清德說,這個月,他訪問了太平洋友邦馬紹爾羣島、吐瓦魯和帛琉共和國,並過境美國夏威夷和關島。各個國家的友人,除了表達對臺灣的堅定支持,更是多次重申對臺海和平穩定的期待。

賴清德表示,持續以行動迴應國際社會的支持,讓臺灣有能力捍衛自身安全。身爲總統,他也要特別藉這個機會,向國際社會強調,臺灣有決心捍衛區域的和平穩定,我們會加速腳步打造更具韌性的臺灣。

隨後,賴清德也宣佈,明年開始,針對防空與救援的「萬安」、「民安」演習,也將重新整合爲「2025城鎮韌性演習」,一方面與國際上的演習代號能夠接軌,讓國際更瞭解臺灣的努力。

另一方面,賴清德指出,「2025城鎮韌性演習」,將完全以不依賴國軍支援的方式、參考國際最新的經驗來設計,跟漢光演習能夠有所區隔,但又能相互支援呼應。他說,這也就是說,全社會防衛韌性,要特別加強非軍事部門的防護機制,驗證民防、災防體系執行保護國人行動的能力。

賴清德強調,捍衛民主需要集結每一分力量,而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是相當龐大的任務,政府部門對於這些工作,必須用更開放的態度,引進民間人才資源;因爲,唯有結合政府和民間的力量,才能共同因應極端情境下的挑戰,也才能提升臺灣整體的防衛能力,共同鞏固全球民主韌性,以及維護區域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