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之問:是時候重新思考我們對行星的定義了嗎?

週一 · 知古通今|週二 · 牧夫專欄

週三 · 風月同天|週四 · 觀測指南

週五 · 深空探測|週六 · 茶餘星話|週日 · 天象預報

原作:Paul Sutter

翻譯:陳瑋菁

編排:陳瑋菁

後臺:李子琦

原文鏈接:https://www.space.com/pluto-problem-time-to-rethink-definition-of-a-planet

冥王星及其心形的斯普特尼克平原,這是2015年“新視野”號太空船拍攝的影像。(圖片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提供)

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對行星的定義進行了投票。衆所周知,冥王星不再符合標準,被降級爲矮行星。從那以後,事情變得有點混亂。那現在是重新定義行星的時候了嗎?

公平地說,這是冥王星應得的。“行星”這個詞從來沒有一個正式的定義,天文學家對它的用法也總是很輕率。對古希臘人來說,行星是任何“流浪的恆星”,包括太陽和月亮。隨着哥白尼的革命,定義發生了變化:地球被認爲是一顆獨立的行星,月球被降級爲衛星,太陽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這種方法持續了200多年,直到威廉·赫歇爾發現了天王星,朱塞佩·皮亞齊發現了穀神星,穀神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間主要小行星帶中最大的物體。最初,天王星和穀神星都被歸類爲行星。但是,一旦發現更多的天體與穀神星共享相似的軌道,天文學家不得不重新思考。當然,行星畢竟是單獨存在的。赫歇爾提出將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天體稱爲“小行星”,而天王星仍然是一顆行星(這種情況當然有利於赫歇爾自己的遺產)。

即使在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時,天文學家也對這些分類方式感到滿意。但(當時)這顆新行星是其它行星的延伸——它的軌道非常不穩定,而且比其他行星要小得多,所以天文學家很快就開始考慮是否應該重新研究天體的分類方式。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天文學家開始發現更多與冥王星有相似軌道的天體。2005年,天文學家邁克·布朗發現了鬩神星,這是一顆與冥王星大小相當的天體,繞海王星運行。

因此,2006年,當天文學家們聚集在布拉格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議上時,一個龐大的團隊開始行動,讓該機構定義行星應該是什麼。當時有兩大陣營:地球物理學家認爲行星應該由其外觀來定義,而動力學家認爲行星應該由其性質來定義。

從本質上講,地球物理學家認爲,行星應該是任何足夠大的東西,它的自我引力把它拉成接近球形。動力學家反駁說,行星應該是任何能夠主導並基本上清除其軌道上任何碎片的東西。第一種定義將冥王星,以及穀神星和冥王星的所有同軌道天體納入行星範圍。後一種定義將排除所有這些較小的天體。

最後,折中的討論結果包括了兩種定義,這意味着實際上動力派贏了。冥王星沒有清理它的軌道——它只是有太多的鄰居,因此被降級了。

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飛船從22,025英里(35,445公里)的距離飛向冥王星。(圖片來源:NAS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西南研究所/Alex Parker)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新規定,而且有很多爭論和反對意見。首先,“接近球形”和“基本清除軌道”的定義不是很清楚。

但這些規則的支持者反駁說,所有被定義的行星,從水星到海王星,都是異常圓的,而絕大多數非行星顯然不是。至於清理軌道,火星的質量是其軌道上第二大物體的5000多倍。相比之下,冥王星只捕獲了其軌道上所有質量的7%。因此,這兩個行星之間存在着明顯而廣泛的差異。

但最大的困惑來自於非行星的亞型分類。如果一個物體足夠大,可以使自己呈圓形,但沒有清空它的軌道,就像冥王星或穀神星一樣,它就被稱爲矮行星。天文學家經常使用“矮星”一詞來指代同類型星體的較小版本,如矮星和矮星系。但矮星仍然是恆星,矮星系仍然是星系;它們只是更小。矮行星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它們顯然不是行星。

如果一個物體太小而不能使自己變成圓形,它就被歸類爲“太陽系小天體”。小行星並沒有正式的定義,但天文學家通常認爲這個詞是指生活在太陽系內部的太陽系小天體。彗星也被認爲是太陽系的小天體。

然後是“小行星”,包括矮行星和所有不是彗星的太陽系小天體。別忘了還有類冥王星——冥王星軌道之外的矮行星和海王星外天體,包括類冥王星和其他繞海王星軌道運行的太陽系小天體。‘

這有點混亂,但這是一種嘗試,以匹配我們正不斷了解的太陽系知識的複雜本質。我們生活在一個活躍的、動態的系統中,在這個系統中,各種各樣的物體相互作用交織。我們一直在努力想出一個清晰的定義,因爲宇宙本身拒絕井然有序。

就目前而言,我們應該堅持現有的定義,即使它們並不完美。當我們有了新的發現和獲得新的理解,我們可以相應地更新我們的定義,並希望能使事情變得更簡單。

責任編輯:陳瑋菁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謝謝閱讀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衆號:astronomycn

M16——恆星誕生的支柱

圖片來源及版權:NASA、ESA、CSA、STScI;處理:Diego Pis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