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重磅丨白紅義×彭增軍×陳楚潔×劉憲閣:記者權威、集體記憶與新聞研究

活動預約

近期,美國著名新聞學者芭比·澤利澤的名作《報道肯尼迪之死》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推出中文版。這部經典之作率先將闡釋共同體、文化權威等概念引入新聞學研究,爲我們理解新聞記者這一“闡釋性(記憶)共同體”提供了重要範例。

穆青等採寫的名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則堪稱中國新聞史上的經典文本,經由記者的記錄,蘭考與焦裕祿成爲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在穆青研究中心成立20週年之際,6月29日14:30,我們特邀《報道肯尼迪之死》的譯者白紅義,與彭增軍、陳楚潔兩位學者共同探討以下話題:記者如何權威,報道如何專業,集體如何記憶,新聞如何研究?劉憲閣擔任學術主持。

活動主題

學術對談:

記者權威、集體記憶與新聞研究

活動時間

6月29日

14:30-16:30

地點

鄭州大學(新校區)

中核八樓演播廳

視頻號點擊預約

B站掃碼預約

抖音掃碼預約

嘉賓

對談嘉賓

白紅義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新聞學系系主任

彭增軍

武漢大學珞珈學者講座教授、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美國聖克勞德州立大學大衆傳播系終身教授

陳楚潔

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學術主持

劉憲閣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新華通訊社-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副主任

活動內容簡介

正如澤利澤教授的名作爲理解肯尼迪遇刺這一20世紀中葉的關鍵事件特別是新聞記者這一“闡釋性(記憶)共同體”提供了重要範例,穆青等採寫的名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可以說也是理解1960年代中國新聞、政治與記者羣體的經典文本。

記者如何權威,報道如何專業,集體如何記憶,新聞如何研究?值此穆青研究中心成立20週年之際,特組織本次學術對談,希望對能否以及如何進行既有理論敏感又有經驗質感的新聞研究有所啓發。

對談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