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中安排!第一代築路人逝世週年 剪不斷感人中橫情

公路總局此次韶光行與中橫健行隊不期而遇,大家歡欣感動並留影。(公路總局提供)

公路總局此次中橫韶光行,大家在谷關工務段前合影。(公路總局提供)

蘇鶴壽子女手持韶光手冊,比對當年施工期間,母親帶子探望與父親作品的合影。(公路總局提供)

蘇鶴壽當年以77歲高齡參加中橫健行隊重遊舊地。(公路總局提供,葉志軒拍攝)

蘇鶴壽當年以77歲高齡參加中橫健行隊重遊舊地,並向隊員深深一鞠躬。(公路總局提供,葉志軒拍攝)

第一代築路工程司蘇鶴壽及趙世治之二代,在當年父親住過的谷關宿舍前合影。(公路總局提供)

臺灣公路橋樑第一代築路人蘇鶴壽工程師今年逝世滿週年,公路總局日前帶領其子女前往中橫進行尋跡探訪之旅,13年前蘇鶴壽以77歲高齡參加健行隊重遊當地,他淚憶造橋艱辛畫面歷歷在目,如今其子女與健行隊不期而遇,並在父親生前監造的慈航橋前合影,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也再度勾起回憶。蘇鶴壽於去年7月7日去世,剛好中橫於1956年7月7日開工,似乎是冥冥中有安排。

蘇鶴壽生於1934年,21歲考試分發至公路局,被安排至中橫公路德基到大禹嶺間進行荒野測量定線工作,陸續監造光明橋、華祿橋、慈恩橋、慈航橋及關興橋等中橫名橋。蘇鶴壽3、40歲即參加假日造橋團,在民間偏鄉築橋鋪路,65歲退休後未曾停歇,近50年已完成超過500座橋,一生奉獻社會。

公路總局指出,蘇鶴壽以公路局造橋技術教導民間德善志工,公私協力間造福偏鄉路橋,爲社會注入源源善能量,是「歲月靜好,必有人負重前行」之典範。今年臺南新營區田野間薪壽橋通橋,當時公路總局長陳文瑞特地感念蘇鶴壽堅毅爲民的精神;薪壽橋是嘉義紫山德善團爲紀念蘇前輩仙逝而命名,當天其子女也共同出席。

這次尋跡探訪之旅同行的二工處主任工程司呂正安查閱史料發現,早年十分搶手的中橫健行隊,於921大震後停辦多年,至2010年「中橫健行經典復刻梯」推出,蘇鶴壽以77歲高齡報名,主辦單位原擔心老前輩體力,但獲悉其夢想後欣然同意,成爲史上最高齡的學員。

當年中橫健行隊學員一路行至關興橋時,蘇鶴壽以深深一躹躬向同行隊員致上敬意,爲了安全未再隨隊行程,此畫面及故事,一直爲中橫健行隊津津樂道並刊載於《中國時報》,其中一句「看着堅固如昔的橋樑,娓娓道出『造橋不易,希望大家珍惜』,話才脫口,熱淚已奪眶。」顯見蘇鶴壽對中橫橋樑用情之深。

本次尋跡探訪時,在慈航橋前與中橫健行隊不期而遇均相當雀躍,大家一起在橋前合影留念。當年蘇鶴壽在其傑作前與健行隊學員道別,今其子女竟同樣在其作品前與中橫健行隊巧遇併合影,子女如父親謙遜有禮向學員深深一躹躬,在場人員見證此歷史性畫面,無不動容而讚歎,簡直是天作之遇。

蘇鶴壽於去年7月7日仙逝,享耆壽90歲,剛好中橫於1956年7月7日開工,似乎是冥冥中有安排。公路總局指出,感念蘇鶴壽等第一代築路工程司打下良好的基礎傳承下,公路總局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工程司,讓臺灣的路更好走,用路人能走的更好、看的更遠,更讓臺灣健壯永續。